8月11日拍摄的史迪威公路北线云南腾冲市猴桥镇猴桥社区槟榔江上的涵拱桥。新华社发(龚祖金摄)
新华社昆明9月2日电(记者丁怡全)傍晚,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市猴桥口岸车辆仍然川流不息。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中缅两国物资正“双向奔赴”:缅甸的香蕉、西瓜等新鲜水果出口至中国,中国生产的百货、建材等发往缅甸。
目前,中国昆明至猴桥口岸已实现全程高速,从猴桥口岸出境后,沿腾密二级路行驶约200公里,就到了缅北重镇密支那。“这是中国和缅甸之间一条便捷的陆路大通道。”腾冲市口岸管理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李建萍介绍。
时钟拨回到20世纪中叶,始于印度东北部雷多,途经缅甸密支那、中国腾冲终到昆明,这条长1700多公里的公路被称为中印公路,它还有另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史迪威公路。
8月11日拍摄的史迪威公路北线云南腾冲市猴桥镇猴桥社区槟榔江上的钢索桥。新华社发(龚祖金摄)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派约瑟夫·史迪威出任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同时也是中缅印战区美国部队最高司令官。
为满足抗战需要,中美两国商议决定,除驼峰航线外,仍然需要从地面打通一条陆路通道。
1942年12月,中印公路开工,中方组织修建,美军技术配合。冒着枪林弹雨,军民齐心协力修建公路,在极其艰苦的修筑条件下,一条战时的国际交通运输通道在极短时间内横空出世。
1945年1月,中印公路修通,打破了日军对中国抗日战场的陆上国际封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举世闻名的军事运输线。为了表彰史迪威将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中印公路又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这条路为中国抗日战场输送了5万多吨急需物资,是名副其实的“抗日生命线”。
8月31日,游客在云南腾冲市滇西抗战纪念馆史迪威公路展厅参观。 新华社发(龚祖金摄)
2021年,史迪威公路博物馆在云南腾冲落成,展出史迪威公路各类相关珍贵文物5000余件。二战时期的美式道奇汽车、威利斯吉普、各类修路工具……一件件展品默默地诉说着中美两国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争取世界和平并肩战斗的峥嵘岁月。
“史迪威公路”连接着中国、缅甸、印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这条路上一些路段和桥梁损毁,但中、缅、印之间沿此路进行的民间贸易从未间断。
2004年,中国出资对腾冲至缅甸密支那段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从云南腾冲到缅甸密支那200公里的路程由约8个小时缩短至约3个小时;2020年底,腾冲至猴桥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云南省会昆明至保山市猴桥口岸实现全程高速……
“史迪威公路”是中国走向南亚大市场最便捷、最具经济吸引力的陆路大通道之一。“接下来,在建设和提升‘史迪威公路’的同时,可以推动这条公路不断延伸,构建一条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陆路通道。”云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范玉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