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3 09/23 10:11:34
来源:云南日报

云岭处处风光美 乡村振兴图景新

字体:

  8月14日,全省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动员部署会在昆明举行。“千万工程”是浙江省通过20年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指引全省乡村探索走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

  9月初刚发布的《云南省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也明确,云南省要用三年时间,建设1000多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对全省10000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整治提升。其中,包括从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省级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中选出600个进行提升完善。

  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本报推出“千村引领 万村振兴”特别报道,展现云南省过去几年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省级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效,同时也结合学习浙江“千万工程”蕴含的理念和方法,对比寻找差距,助力云南省将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向纵深。

  维西县塔城镇托落顶小组——

  共建共治 村容升级

  公路蜿蜒而上,干净整洁的村容、民族特色的小楼、宽敞平坦的广场……走进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塔城村托落顶小组,一幅村美、人和、民富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从没想过会有今天这个样子,环境好了,心情都舒畅。”村民余华清背着玉米秆边往家里走边兴奋地说。

  记者一走进她家,就感到绿化美化“不一般”。院里用石头砌成的小花台栽着观赏植物,还种了葡萄树,单独一间房用作厨房和餐厅,各种用品摆放整齐有序,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厕所改建完后异味没有了,看起来也是干干净净的。”余华清说。

  谈起以前,很多村民记忆深刻:虽然腰包鼓了、不愁吃穿,可村容村貌却不如人意,猪牛满村跑,垃圾随处倒。

  是什么让托落顶小组“升级变身”?“关键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有力开展。”塔城村工作人员杨雷告诉记者,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持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人居环境难题,凝聚“百千万”工程治理合力,加快补齐短板,对道路、广场、庭院、房前屋后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环境整治。

  按照“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村容村貌提升原则,托落顶小组大力推进村庄、庭院整治,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突出乡土风情、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在自家庭院中将人的生活空间与家畜活动空间实施物理隔离,畜禽养殖圈舍与生活院子有隔墙,人畜通道分离。以村庄布局、人口密度、水资源等为考量因素,采取生态措施因循就势处理,提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当地积极探索提升“八字要求”“一角钱工程”等制度,结合“四美积分超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红黑榜”,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长效管护机制。

  “环境越来越好,村子越来越美,我们是打心底里感到高兴。村里40户,分成4个组,每户1人,每月搞3次大扫除,大家没有任何怨言。”余自华说,村里有与城市不一样的风景,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大家组织起来跳傈僳族舞蹈,每人每次有50元收入,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 “我是个手艺人,不但会做弓制箭,还会制作弦子。”余自华言语之中透着骄傲,她制作的弓箭和弦子如今更好卖了。

  按照《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托落顶小组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强化督导、重点突破,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将有新提升,村容村貌也将持续改善。“有了好环境,才有好‘钱’景。”坐在自家小院里,余自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点评 “百千万”工程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村民的事情。托落顶小组重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重共治、效能高,引领村民完成一个又一个乡村振兴小目标,不断实现积小胜为大胜。(记者 张帆 见习记者 彭少杰)

  大理市喜洲镇喜洲村——

  文旅融合 多元发展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喜洲村,青瓦白墙民居院落掩映着大片稻田。秋意渐浓,一层层稻浪正由绿变黄,拍照打卡的游人络绎不绝。

  “这片稻田,原先是我们喜洲村9组、10组的耕地,古镇保护开发征收后,仍然作为稻田景观保留下来,恰好成为了我们喜洲村农文旅融合的标志性景点。”喜洲村“两委”委员杜顺利介绍,近年来,喜洲村依托文化积淀深厚、白族建筑风格保存完好、白族风俗浓郁的先天优势,结合喜洲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传承白族文化和农耕文化,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推动农民变股民、农舍变旅社、村落变景区,形成农业与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的“农业+”多元业态。全村共有旅游餐饮服务企业140家、乡村休闲旅游客栈47家、农村集体合作社5家,农文旅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

  “今年我们种植的1600亩水稻比往年晚了一个月,目前仍处于灌浆阶段,正好也给游客多一个月的拍照打卡时间。”大理旅游古镇开发有限公司喜洲田园分公司文员杨兆奎介绍,2017年以来,这片“网红”稻田带旺了人气,周边已经开起17家小咖啡馆,依托这片稻田打造的有机稻米“喜米”也卖出了每斤12.8元的高价。

  喜洲村委会旁刚刚落成的“五朵金花”沉浸式旅游示范项目,真实还原了电影《五朵金花》中“大理县喜洲人民公社”的场景,目前正启动对外招商营运。喜洲村将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打造新的网红打卡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近年来,喜洲村积极推进村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科学规划村庄和民居布局,植树造林、栽花种草、见缝插绿,展现了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风貌。

  一方面,深度挖掘民族文化、民族风情风俗的精神内涵,促进传统工艺与产业发展的融合,进一步做精做强白族扎染、刺绣、甲马、泥塑、土陶、喜洲粑粑、老冰棒等非遗和特色产品,围绕“三月街”民族节、白族本主节、火把节、栽秧会等民族传统节日,创新开展民族节庆活动,以本土特色换客流。另一方面,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村内农地、房产等资源,通过入股或自营的方式,参与喜洲村水博物馆、“五朵金花”产业发展、民艺中心等项目建设,稳定获取长远集体收益,实现强村富民。喜洲村被评为2022年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

  今年1至8月,喜洲村共接待游客250余万人次,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人均纯收入20150元,比上年增长11%。

  点评 无论是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必须以农村现代产业为基础,喜洲村因地制宜把村庄整治建设与特色产业的开发结合起来,农业的竞争力、农村经济的实力和农民增收的能力不断增强。(记者 秦蒙琳)

  富宁县木央镇上寨村小组——

  产业兴旺 生活富足

  崭新的进村路边绿植茂盛,家家户户庭院干净整洁,居民楼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位于边境线上的富宁县木央镇大坪村委会上寨村小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曾经“脏乱差”的上寨村,如今处处“洁净美”,成为富宁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标杆。“在党的惠民政策春风沐浴下,村里党员带动群众共同参与,合力建设美好家园,这些年上寨村变化太大了。”大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显江道出了上寨村蝶变的“密码”。

  自“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上寨村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群众行为习惯养成。群众逐步养成了每天出门干活前十分钟和晚饭后十分钟打扫卫生的好习惯,引导群众晨起做好查红旗飘飘、给花草浇水、打扫院坝、照照镜子、干好农活等五件事,实现了家家户户地干净、物整洁、庭院美、人精神。

  产业发展,富民兴边。为留住年轻人,规划家乡发展,上寨村从选好配强村组班子入手,将能力强、有干劲、能领头的致富能人推选为村组干部,带领全村群众找路子、谋发展。

  村组干部带领群众代表外出考察学习、了解政策,进一步梳理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甘蔗、生姜、生猪、牛等种植养殖业;同时对接企业,同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签订订单合同,切实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上寨村的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现在村里条件越来越好了,我决定回到家乡发展,和乡亲们一道发展产业,好好建设家乡,守好神圣国土。”回乡发展的村民吴忠云满怀信心。据介绍,通过发展产业,上寨村户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360元。

  物质上富裕,精神上更要富有。上寨村村民把对党的恩情、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等内容编排成歌曲,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边境线上,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幸福村。

  夜幕降临,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来到村活动广场,随着灯光亮起来,山歌唱起来,舞蹈跳起来,整个村庄沉浸在幸福欢乐的海洋里。

  点评 “百千万”工程的建设,让边境村不仅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实现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和文明素质提高。各具特色的示范村在边境一线形成以点串线、连线成面的示范辐射效应,成为“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记者 黄鹏)

  陆良县三岔河镇清河社区荷花里小区——

  城乡融合 宜居宜游

  荷花里,位于陆良县三岔河镇清河社区,水网纵横密布,资源禀赋极好。然而,这里曾经河水污臭,“三堆”满地。近年来,荷花里小区站到发展的“风口”上,迎风起飞,蝶变成街美巷净、水草丰美、荷叶田田的“高原小江南”,成为陆良主城区市民周末休闲和邻近城市居民短途游的首选之地。

  2021年,清河社区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荷花里小区为基础,结合人居环境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工作,挖掘乡村巷道文化,发挥群众力量,打造了百花巷、农耕文化巷、法治巷等特色巷道,人居环境大幅提升。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云结合实际,在曲靖市实施了六个乡村振兴示范先导工程。作为六个先导工程之一的清河社区再次抓住机遇,在李小云教授团队的精心指导下,以产业发展融合、基础设施融合、基层治理融合、公共服务融合、文化融合为抓手,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村庄建设和管理,建设了以“乡村里的城市、城市里的乡村”为品牌的城乡融合型乡村振兴示范区先导工程。同时引入乡村发展“CEO”,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累计整合资金3800余万元,充分挖掘区域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在荷花里小区建设的基础上,打造了“遇见·荷花里”水美乡村示范点。

  经过三年的持续用力,荷花里小区被打造成了一个集休闲、观赏、体验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真正成为“城市里的乡村、乡村里的城市”。徜徉在百花巷、农耕文化巷等特色巷道间,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春可赏百花,夏可看碧荷,秋可采莲藕。市民在这里体验农耕文化,寻觅儿时记忆。入夜,村中小广场上游人和村民一起,就着月光、星光和灯光,载歌载舞,周边的小吃摊在丝丝缕缕的热气中,升腾出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在清河社区班子眼中,要让乡村长期美下去,必须抓牢“产业振兴”这个关键。“产业振兴了,群众的获得感才会更强,发展的群众基础才更坚实。也只有产业振兴了,村集体经济强大了,村子的美,才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社区书记高欣说。

  三年来,社区依托地肥、水丰、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累计种植茭白、莲藕、慈姑等水生蔬菜1200多亩,其他蔬菜400多亩,发展水产养殖400亩,总产值近900万元。同时,社区采取农户自主经营、CEO团队经营、“公司+农户”、“公司+社会力量”、招商入驻5种模式来发展庭院经济。截至今年8月底,村里已登记商户100余户,预计今年可创收800余万元,户均增收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20余万元。

  如今的荷花里小区,树木郁郁葱葱、蔬菜长势喜人。掩映在绿树之中的白墙青瓦上炊烟袅袅,纵横的河网上清波粼粼。茭白荷叶间鱼鸭浅戏,蓝天白云间水鸟不时飞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新图景在这里展开。

  点评 清河社区理顺了城乡互动互促的关系,重规划、重统筹、重融合,加快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既实现富裕程度较高,又体现良好的发展均衡性,宜居宜业宜游,农民就地过上了现代文明生活。(记者 博达 通讯员 谢慧琴)

  昌宁县田园镇四角田社区——

  守山护林 收获红利

  初秋时节,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四角田社区群山叠翠,生机勃勃。近年来,社区依托资源禀赋,牢固树立“护生态、强产业、显特色”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以野生菌为重点的产业振兴道路。

  “我们社区孕育着大量的林下产品,包括林下野生食用菌、林下中药材等,特别是林下野生食用菌,是社区经济总收入第一大增长点,野生菌年产量约400吨,产值约1500万元,产菌农户户均2.4万元。”走在四角田社区的林间小道上,党总支书记段宏燃告诉记者,社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林地、林木资源有效保护和管理,坚决杜绝毁林开荒、乱占滥用林地、乱砍滥伐行为,为发展林下野生食用菌产业提供了条件。

  四角田社区森林面积3.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4.6%。早在1995年,社区就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2019年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

  社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十分适宜野生食用菌生长。每年5月至10月,四角田社区多种多样的野生菌便破土而出,村民们纷纷进入自家山林采摘野生菌,或直接销售或加工外销。野生菌是高森林覆盖率为四角田村民回馈的一笔巨大财富,林下所产的干巴菌、大白菌、鸡枞、红菌等各类野生菌远销省内外。

  为使野生菌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四角田社区党总支坚决打好以各家各户为管理主体的“明晰山界、围栏封山”制度牌,党支部和广大党员成为山林界限划分、野生菌自家管理的主导力量。同时,建立了“党建+林长制”工作模式,健全社区林长制工作“两制度五职责”,党总支书记担任社区林长,构建社区林长抓专管员、专管员抓党支部书记和护林员、党支部书记抓党员、党员抓群众的“一根红线抓到底”长效工作机制。“党建+林长制”让社区森林资源实现处处有人管、山山有人护、家家有责任。

  “我们不仅邀请相关林业科技专家现场开展野生食用菌促繁工程培训,还邀请党员林农和菌业大户现身说法,交流野生食用菌促繁增产经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沈蓊森介绍,通过开展培训有效实施野生食用菌促繁工程,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目前,以牛肝菌、干巴菌为主的野生食用菌成了四角田“一村一品”的名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守林、护林、惜林成为群众的自觉,村民切实享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红利。

  “我们通过开展林权制度改革,广泛营造‘林有其属、菌有其主’氛围,实现了农户自主管理、自主采收,收入也逐年提高。”段宏燃介绍。

  四角田社区被列为2022年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以来,依托区位条件优、生态环境好、特色美食多的天然优势,着力打造乡村旅游,“游四角田,捡野生菌”也成了当地乡村旅游的亮丽名片。

  点评 “百千万”工程既是云南省推进乡村振兴的抓手,也是生态大省建设的有效载体。四角田社区护林养林的生动实践证明,在“舍”与“得”之间,保护了“绿水青山”,就能带来“金山银山”。(记者 杨艳鹏 李建国)

  剑川县甸南镇狮河村——

  党建引领 赋能增效

  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甸南镇狮河村,古色古香的“木雕一条街”上店铺林立,精美的雕花门窗、大型家具、木雕花瓶摆件、文创产品等让人目不暇接。狮河村85%的家庭从事木雕传统工艺生产,是远近闻名的木雕专业村。

  今年,剑川县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中国木雕之乡”,给周边村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自驾滇西北环线的张先生从事老屋改造民宿的工作,他说:“我在香格里拉时,了解到很多村民家里的门窗、柜子都出自剑川木雕匠人之手,便一路寻到了狮河村,淘到了许多木雕挂饰,还希望进一步定制家具。”

  依托狮河村特色产业发展基础,甸南镇党委、政府细致布局规划,促进技艺传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构建一业为主、多业融合、共生发展的产业振兴局面。2022年底,狮河村入选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精品村。狮河村党总支书记张树雄介绍:“通过‘党支部+协会+企业+产业农户’的方式,以协会和能人带动促进木雕产业转型升级,狮河村木雕工艺年产值达2.1亿元,从业人员人均产值为12.5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8800元提升到了2021年的1.28万元。”

  2016年,剑川县通过招商引资,在狮河村开发了融合“剑川木雕”国家级非遗项目和白族文化的剑川县木雕艺术小镇,并成功打造为AAAA级旅游景区。借助区位优势,狮河村在小镇周边新建村集体商铺16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以“党建+木雕+文旅”的思路,推进村内道路建设、历史遗迹恢复重建、木雕产业新业态发展体验馆布置、传统村落风貌提升及牌坊建设、村落环境整治,通过风貌提升、景观改造、木雕制作体验和沿街展示等方式,将游客引流到狮河古村,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此外,组织开展村内沟渠等清理工作,持续推进清河行动,落实河长制工作,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助力剑湖水质提升。

  近年来,狮河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建立下属木雕产业“两新”党组织,组建“剑川狮河木雕工艺协会”,破除单打独斗、产能不足、产品单一、销售渠道狭窄等瓶颈。“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团结个体经营户,为木雕从业人员提供免费培训,组织到工艺产业化发展的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引进了机器木雕生产,产品种类也从50种扩充到超过250种。依托木雕艺术小镇引入非遗传承人、木雕企业、大师工坊,组建木雕行业‘领头羊’队伍。建设直播基地1个,培养本土主播,产品远销北上广。”张树雄说,目前,狮河村辐射周边带动全县2万多人从事木雕行业,形成了富村惠民的木雕产业格局。

  点评 狮河村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抓好乡村振兴的关键,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促产业发展,有力推动产业转型、人才培养、文旅融合、生态建设以及村庄治理等全面进步,农村发展整体提升。(记者 段苏航)

【纠错】 【责任编辑: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