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3 11/20 11:33:28
来源:云南日报

曲靖会泽:打造增收产业链 奏响乡村“共富曲”

字体:

  秋冬时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坝子里白雾初起,金黄稻谷,收割归仓;深绿菜畦,长势正旺……一项项丰收在望的产业,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聚宝盆”,承载着农民的幸福和希望。

  近年来,娜姑镇围绕农民增收这项中心任务,持续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链主”引领作用,主动谋划、选准产业,整合资源、发动群众、培引主体,提高农业特色产业组织化程度,打造群众增收产业链,奋力奏响乡村“共富曲”。

  当好龙头 谋划引领

  把乡村资源转化为致富产业

  日前,记者跟随娜姑镇发基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颜晶来到村里的石榴林,虽是尾果期,仍满山苍翠,幢幢漂亮的农家小院掩映其间。

  从一片荒山到石榴种植基地,发基卡村只用了几年时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选准、做强特色产业,是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撑。

  娜姑镇党委在全面盘清各村“山、水、地、人、文”资源基础上,确定了“梁子能源坝子菜、农旅融合促振兴”的总体思路,全镇“一盘棋”谋划布局产业发展。

  镇党委书记肖书耀向记者介绍了娜姑镇的具体做法:在不适宜发展种植养殖的山区,流转荒山发展光伏;在水资源丰富、地势落差大的村组,建设稻虾、稻蟹养殖基地;用好立体气候优势,建设石榴、干热河谷水果、烤烟、蔬菜等4个特色产业基地;依托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白雾村,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努力让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谋划好产业发展蓝图只是第一步,让群众愿意跟着干,真正把产业发展起来,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的组织发动是关键。

  2015年,在昆明工作的颜晶看到外地人对会泽石榴很感兴趣,他嗅到了发展机遇,决定回乡发展石榴种植。凭着在外打拼积累的经验和年轻人敢闯敢干的劲头,他很快成为石榴种植带头人。2019年村级组织换届,颜晶“一肩挑”当选为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并且有了一个逐步年轻化的村“两委”团队。一群年轻人带着群众全力发展石榴产业,目前已发展到5000余亩。

  同样是年轻的致富带头人,石门坎村党总支书记阳纯祥全力推进本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本村农户20户。村民周龙友在他带动下种植了石榴、柑橘,全家实现脱贫,年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左右。

  党组织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先试、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娜姑镇党员、干部、村民拧成一股绳,组织起来共同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2023年,娜姑镇盐水石榴产业实现产值6.8亿元,烤烟预计产值4000万元,绿色蔬菜产业实现产值1.39亿元,柑橘产业实现产值4630万元,水产养殖实现产值4030万元,有力支撑了群众增收。

 聚合要素 串珠成链

  让群众从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发展

  “我们帮助种植户销售产品,宣传好相关政策,带着大家一起发展。”有10余年石榴种植经验的发基卡村党员杨书,不仅成立了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还以流转土地、吸纳就业等方式,带动群众发展、增收。三四百户农户从合作社学到了栽种、施肥、修剪等一整套石榴栽培技术,纷纷在自家地里种上了石榴。

  由杨书等人牵头,石榴种植大户合资成立龙头公司,并与会泽县属企业合作成立农产品开发公司,形成集育苗、种植、收购、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推动实现产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石榴产业是娜姑镇推进“党组织+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化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该镇坚持“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在镇级组建产业发展党工委和产业发展平台公司,建成盐水石榴、大棚蔬菜、干热河谷水果3条产业链,健全完善以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致富能手的引领带动,吸引农户以土地入股、流转、生产托管方式参与经营,党员带群众、大户带小户,推动特色产业组织化生产,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引擎和动力。

  同时,镇党委围绕推进石榴、蔬菜、水果产业基地建设,整合各方面资金改善水利灌溉、产业道路等设施条件;争取资金建设盐水石榴分拣车间及冷库、交易场所等配套设施,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主动与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开展品种繁育、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支持龙头企业做好对接市场、扩大销售,积极与电商平台、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或签订订单合同,拓展产品稳定销售渠道。

  为发挥产业发展中人才的关键作用,培养用好致富带头人,娜姑镇通过“三培养”机制,培育党员示范户130余户,吸引13名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等返乡创业,把75名党员培养成了懂技术会营销的土专家,360余名致富带头人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同时,通过带贫奖补、低息贷款、技能培训等方式,不断增强致富带头人的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

  娜姑镇发挥好党组织引领作用,把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等要素串珠成链,让群众从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发展,推动特色产业形成了内涵式发展的良性循环,让群众从产业发展中分享到的增值收益稳步提升。

 分层分类 精准施策

  实现人人有事做户户有增收

  白雾村村民李庭荣、王勇、罗友岗3人种植大葱100亩,带动群众120人,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脱贫户朱学贵抓住乡村旅游日益红火的机遇,做起特色小吃白雾洋芋粑粑,年经营收入6万元……

  娜姑镇共有18个村(社区)、7万多人口。村民各家各户的土地资源、劳动力等实际情况不尽相同,要实现共同富裕,不让一户群众落在后面,发展不平衡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娜姑镇在实践中找到有效办法:逐户逐人、分层分类精准施策。“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农民增收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实现人人有事做、户户有增收。”肖书耀说。

  ——对有土地、有劳动力的农户,通过免费培训技能、提供种苗、统购统销、发放小额贷款,支持其发展产业、外出务工多渠道增收。

  ——对有劳动力、无土地或土地较少的农户,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措施,加大劳务输出对接力度,推动稳定转移就业;对无法外出务工的,成立劳务合作社点对点开展技能培训后,全部就近进入产业基地务工。

  ——对有土地、无劳动力或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资源入股合作社,获得稳定收入。

  ——对没有土地的弱劳动力或无劳动力农户,利用产业发展产生的集体经济收入,开发公益岗位、开展临时救助慰问,兜牢底线。

  “通过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农户充分融入了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分享了更多的增值收益,脱贫成效更可持续,返贫风险有效消除,‘造血’能力全面提升。”娜姑镇镇长张鸿斌表示。

  如今,娜姑镇通过抓产业、促增收的一系列举措,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引导企业发挥优势对接市场,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培养壮大致富带头人队伍,有效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全面增加群众的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等各项收入,促进农民群众特别是脱贫户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20年脱贫以来,全镇群众收入持续增加,今年可望消除人均纯收入低于8500元的情况。广大群众正充满信心、蹄疾步稳,努力迈向共同富裕之路。(完)

【纠错】 【责任编辑:冯雨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