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是普洱市通往省会昆明、辐射全国各地的“北大门”和昆曼国际大通道、中老铁路连接内陆的重要节点。全县常住人口为27.66万人,居住着哈尼族、汉族、彝族、回族等多个民族,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墨江寓意流墨成江,境内忠爱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此桥建设初衷就是为了连接滇南边疆与内地,是茶马古道北上途经的重要关卡。近年来,墨江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流墨成江,同心筑梦”为创建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奋力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篇章。
高位推动
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墨江县委、县政府聚焦组织引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落地生根。按照“三步走三级联创”的目标,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县处级领导担任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合力推进、共建共享的示范创建大格局。制定了《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持续推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方案》“十进”工作方案和“十进”测评指标细化清单,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传递党的好声音,讲好民族团结好故事,让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墨江县聚焦宣传引导,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并建立一批具有鲜明教育导向的主题宣传阵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3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馆2个、民族团结广场2个、民族团结步道1条。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对此,墨江县聚焦社会治理,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建立健全民族政策法规动态评估和清理制度,创新建立“383”维稳工作机制,不断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组建了由玉溪市新平县、普洱市墨江县等6个县组成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以工作交流会、民族节庆、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等,有力促进各族群众拉近距离、增进友谊、团结共进。同时,把民族事务管理作为维护民族团结的重点工作抓实抓细,有效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效能,健全防范和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的体制机制,构建了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平稳发展、民族团结和睦、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局面。
携手并进
共享繁荣发展“幸福果”
近年来,墨江县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发展预制菜、紫米、茶叶等特色产业,不仅强了产业、美了村子,更富了精神。
开辟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在全省率先成立以预制菜产业为主的创新研究中心和创新企业孵化中心,围绕“1+2+N”的产业发展模式,开辟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成功打造了一批以数字花卉产业园、联珠镇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和孟弄乡隔界田村民小组为代表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打响紫米绿色食品牌。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以争创“一县一业”墨江紫米产业示范县为抓手,引导优质资源要素向紫米产业聚集,聚力打造紫米、紫五加、紫洋芋、紫玉米等“紫色”系列农特产品。不断优化“企业+农户+基地”发展模式及茶产业利益联结机制,让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在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医疗、教育、就业、安全等民生问题上持续发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过国家督导评估验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明显。
摆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团结宴”。不断构建“民族团结+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以特色民族节庆活动为载体,大力推动“一乡一节庆”“一村一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依托独特地理文化特质,以节庆活动为载体、民族文化为基点、民风民俗为看点、特色文化为卖点,连续举办了17届以双胞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双胞胎节,累计接待游客500余万人次,奏响了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谐共生的华彩乐章。(记者 臧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