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徐明岗以及云南省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组织实施的云南省重大科技项目“云南高原特色有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实施进展进行现场考察。
院士专家在石林有机果园查看果树情况(5月13日摄)。供图
院士一行调研了项目在石林有机果园、昆明松华坝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等地的技术试验及示范情况,听取了项目组科技研究和工作进展汇报,对项目实施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进行了交流。该项目围绕云南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坚持试验研究和示范研究相结合,产学研企相结合,技术研究与标准制定相结合,在有机农业相关技术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具有创新性的重要成果和推广示范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石林有机果园“苹果黑腥病有机防控技术研究”基地(5月13日摄)。供图
昆明松华坝有机蔬菜基地蔬菜品种(5月13日摄)。供图
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 关键技术攻关获突破
近年来,云南高原特色有机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有机产品认证位居全国前列,但也存在发展目标定位、产品定位以及发展区位不够清晰,产业链不完善,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技术创新链不完整等突出问题。2021年,在云南省科技厅的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省内外10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聚焦有机茶叶、蔬菜、果品、中药材等高原特色有机农业产业,以打造全国领先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为目标,全面开展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攻关研究。
院士专家在昆明松华坝有机蔬菜基地考察调研(5月13日摄)。供图
座谈会现场(5月14日摄)。供图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试验示范,该项目构建了有机农业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云南省有机农业发展基础数据库,开展区域有机农业适宜发展区划,为云南省科学有序发展有机农业产业提供了决策支撑;同时,基于大量的基础研究,提出了有机茶、菜、果、药等有机生产条件下土壤养分均衡调控技术,并开展了大量有机生态种植模式定位研究,在有机茶园防草控草、轮作防控有机奶白菜根腐病、有机果园行间生草种植、“有机茶-鹅立体种养”等模式取得创新进展,制定了主要产业有机生产条件下生态种植模式技术规程,并在有机条件下重大病虫害防控机理与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针对云南桔小实蝇和根腐病两大问题,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桔小实蝇关键防控技术”和“有机苹果根腐病防控技术”。
此外,该项目开创了云南高原特色有机产品品质关键指标标准与身份辨识技术,为云南高原有机农业的特色品质价值鉴定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了产地环境与产品特色风味及品质融合的综合溯源认证体系,并且基于田间监测与大量实地调研,系统评估云南高原特色有机农业的生态价值和碳中和贡献,为云南高原有机农业的特色生态价值提供科学支撑。
10大技术引领绿色转型 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目前,此项目已形成了促进高原特色有机农业发展的10大技术,并通过制定相关技术专利、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规程等科研成果,推动云南有机农业发展。截至目前,云南省有机认证企业增加77家,成立了以20余家有机企业为先导的技术成果示范联盟,打造了思茅区有机茶、富民县有机果粮产业2个有机产业示范县,技术示范辐射推广应用面积超过12万余亩。
此外,项目建设了云南盘龙有机蔬菜科技小院和云南普洱有机茶科技小院2个科技小院,并开展技术培训94次,累计培训8520人次。该项目核心示范面积2.06万亩,实现3.6亿元的经济价值,带动农民增收1.42亿元,每亩增加碳汇价值30元,推动示范区化肥、农药、耗水分别降低80%、67%和39%,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云南省农业绿色转型、形成有机农业产业新质生产力和云南高原特色有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