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分局文华派出所(以下简称“文华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乡村振兴为牵引,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探索“四步”工作法,用实干实效全力破解乡村治理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民警开展普法宣传(资料图)。
“问诊小队”让警力“动了起来”
针对辖区群众诉求多、矛盾纠纷多等问题,文华派出所成立了30支由民警辅警、综治部门、驻村律师、退伍军人等搭配而成的“问诊小队”。
“问诊小队”活跃在田间地头,与群众打交道、找“病灶”、开“药方”,通过每日研判、每周会商、协同处置等,及时将摸排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对问题“症结”全量“起底”,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另外,文华派出所创新建立“流动调解室”,划分6个“流动调解”责任区,方便现场调解、定期回访,实现遇事就调、随时可调、随叫随调。
“问诊小队”队长陶所江说,“问诊小队”的成立,让警力“动了起来”,让领导“沉了下去”,让专家“走了进来”,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田间地头、群众心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民警开展普法宣传(资料图)。
“红色物业”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文华派出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创建了集“组织联建、治安联防、隐患联查、普法联宣”于一体的党建联盟“红色物业”,把基层治理“多条线”集聚成党建联盟这“一股绳”。
为推动乡村智慧化、精细化建设,文华派出所在30个居民小组安装高清视频监控1962个、车辆智能道闸28个、人脸识别设备140个,并将视频监控接入派出所,最大程度实现“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
此外,文华派出所着力在“结对帮带”上下功夫,定期在党建联盟成员单位中选派精干力量到警情高发、纠纷频发的居民小组开展帮带提升,指导党建、群防群治等基础工作,为村庄未来发展出点子、谋路子,在协同共治、难题共解的基础上走出一条“软实力”和“硬基础”兼备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4年以来,文华派出所共开展联创联建活动7次,帮带提升2次,整合资源10余项,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0余件。
“房东会议”(资料图)。
“房东会议”释放“大能量”
“有话如实讲,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在文华派出所组织召开的“房东会议”上,村民们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说困难、提意见、谈看法,这样的热闹场景在文华街道时时可见。
为扩宽民主参与渠道,文华派出所结合当地居民小组出租房屋数量较多这一特点,探索以“房”促“管”工作新路径,并通过定期召开面对面、接地气的“房东会议”,为村民搭建协商议事平台。“房东会议”上,在场民(辅)警、社区干部可以更好地了解群众需求,对村民提出的问题、建议整理归纳,能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短期内不能解决的建立“推送单”。
同时,文华派出所联合多个部门开展“诚信星、法纪星、卫生星、和谐星、文明星”5星好房东评选,通过正面激励,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村民落实管好人、管好事、管好家“三管”职责,全力调动村民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2024年以来,文华派出所累计召开“房东会议”13次,评选5星好房东178户,推动解决具体问题20余件。
民警开展巡查工作(资料图)。
“生态义警”守护绿水青山
近年来,文华派出所积极探索生态警务模式,将生态保护融入警务工作,实行林长、河湖长“二长合一”协同共治机制,并依托“一村一警”包联制度,组建集民警辅警、群治力量于一体的“生态义警”队伍,在重点路段常态化进行128次“一巡多查”和37次宣传防范,强化对“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的线索排查与打击治理力度,让平安种子在生机盎然的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环境变美了,人居环境变好了,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也就更足了。为最大程度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文华派出所紧抓春耕夏耘等时间窗口,组织“生态义警”在农忙时段开展护农巡防和田间送教等活动,护航乡村产业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