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6/07 15:24:58
来源:新华网

原来TA们是“黄金搭档”?多能互补擦亮“绿”底色

字体:

  作为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三线一带”战略布局西南的主力军,近年来,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澜沧江公司”)始终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围绕服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坚持水电与新能源发展并重,推进多能互补基地开发建设。

华能澜沧江公司的光伏项目(5月16日摄)。新华网 柴静 摄

  在推进多能互补基地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漫湾水光一体化项目、农光互补样板工程等领域的探索,道出了华能澜沧江公司在发展新能源过程中的创新之举。这些“黄金搭档”不仅让“绿色”成为公司发展的鲜明底色,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助力。

  “水+光” “补”出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多能互补的目的是按照不同资源条件和用能对象,采取多种能源互相补充的方式来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合理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在位于临沧市云县的漫湾电厂,水、光互相弥补着彼此发电的不稳定性,成为华能澜沧江公司推进多能互补的又一生动实践。

航拍“水光互补”基地(资料图)。新华网发(华能澜沧江公司 供图)

  据了解,漫湾电厂充分发挥自身周边新能源项目就近接入、打捆送出的独特区位优势,打造出云南首例“水光互补”示范基地。2023年1月13日,漫湾电厂完成35kV配电系统改造,帕岭光伏电站(78MW)最早实现并网,发出云南省首个水光互补基地的第一度电;2月15日,完成220千伏234断路器备用间隔大修,云县境内爱华、石门坎、阿柱田3个光伏电站(350MW)接入电厂实现并网发电,云南省首个“水光互补”基地初现成效;7月30日,五家村光伏电站并网发电(75MW),为“水光互补”基地再添新动能;12月5日,完成500kV 7号联变增容改造,容量由450MVA增至750MVA,有效解决新能源接入后送出受限问题,漫湾“水光互补”基地实现高效运行。

  目前共有景东帕岭及云县爱华、石门坎、阿柱田、五家村5个光伏电站共计503MW接入漫湾电厂并打捆送出。

工作人员正在监测“水光互补”情况(5月15日摄)。新华网 柴静 摄

  “光伏发电有一个特点,就是发电不稳定。”漫湾电厂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刘凯介绍,光伏发电受光照的影响,具有间歇性,正因如此,需要水力发电对其进行调节和补充。光伏发电与水力发电“夏季丰水期、冬季枯水期”的特点形成了天然的季节性互补,利用水电站水库调蓄能力和水电机组快速灵活的调节性能,将随光照强度波动的光能变成了平滑、稳定的优质电源。

  “通过水光互补的调节作用对整个电网的能源保供,特别是绿色保护这一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刘凯说。

航拍“水光互补”基地(资料图)。新华网发(华能澜沧江公司 供图)

  据了解,华能澜沧江公司计划以漫湾电厂的“水光互补”基地为试点,后续将在澜沧江流域条件的水电站推广水光互补这一形式,将澜沧江流域周边的新能源就近接入水电站,在送出更多新能源的同时,提高电路通道的利用率,降低建设成本。

  “农+光” 让荒地变“宝地”

  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有何带动作用?据相关计算显示,每亩地每年的光伏产值可达26390元,如果不建光伏,土地的农业纯收入按每亩每年1000元计,二者相差26倍。随着“农光互补”模式的推出,开发光伏的土地利用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光伏板下也开出了“致富花”。

光伏板下种植着农作物(5月15日摄)。新华网 柴静 摄

  曲靖菱角光伏项目通过种植万寿菊等经济作物,使当地群众在获得每年固定地租外,每亩地每年还能获得种植产值1500元;华能小湾团山农牧光伏发电项目通过“党建+光伏+产业+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光伏板下种植农作物和中药材,实现集体经济的增收;华能大沙坝光伏项目正在规划发展“板下经济”,计划种植中药材、黄姜等作物,进一步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工作人员正在光伏板下种植作物(5月13日摄)。新华网 李宗蓉 摄

  据了解,地面光伏大多使用荒山荒地来开发,如果不开发光伏,荒山荒地则无法产生经济价值,开发光伏后就可以让荒地变“宝地”。光伏开发后,农户土地租赁费用得到保障,又为他们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农光互补”还带动了板下产业发展,给周边群众带来更多收益。

  技术革新 多能互补 “绿”底色更鲜亮

  华能澜沧江公司新能源事业部主任王毅介绍,针对云南省的地形特点,公司开展了一系列技术革新。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公司在光伏开发中采用部分柔性支架,这样一来可节省60%的土地面积;而通过水、风、光多能互补基地的建设,也减少了对送出通道的重复投资,提高了对新能源的送出能力。以漫湾电厂为例,“水光互补”基地投产以来,其水电的发电率提高了6%,这也是公司通过不断探索,在新能源项目中取得的突破。

光伏板下种植的作物(5月13日摄)。新华网 李宗蓉 摄

  据介绍,2024年,华能澜沧江公司计划新开工新能源项目45个、装机规模超300万千瓦,新能源基建投资将超过100亿元,全力冲刺“十四五”新增投产1000 万千瓦目标,全力护航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完)(罗春明 柴静)

【纠错】 【责任编辑:徐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