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9/10 21:17:14
来源:富源县人民政府

曲靖富源:“271”工作模式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指数

字体:

  今年以来,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省级试点工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两个作用”,积极探索实践“271”工作模式,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完善关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新格局。

 搭建“2个平台”,把工作“统”起来

  富源县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将“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工作有机融入乡镇(街道)“五办三中心”职能职责,依托镇级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成立朝夕关爱服务站和社会工作站2个平台。

  朝夕关爱服务站主要负责收集、梳理民情民意信息,对接调配关爱服务资源,制定服务活动计划,分派、交办服务事项,通过县、镇、村、组四级联动,形成服务闭环,建立党政、学校、家庭、社会合力推动的“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机制,满足群众合理服务需求。

  社会工作站则负责对接服务项目、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接受爱心捐赠、提供有偿的专业社会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四个试点乡镇均注册社会工作站,组织配备持证社工12人,储备持证社工103人,持有专业技能证书人员1500余人。

  竹园镇人民政府组织委员表示,以前开展对“三留守”人员的关爱活动,基本是各企业及社会爱心人士“各自为战”,服务资源分配不平均,特别是一些偏远村,还没有开展过志愿服务活动。如今通过建立朝夕关爱服务站,实现了各行业单位、社会爱心资源、人力资源和政策的集中,通过统一派单,将服务资源有针对性的派送到群众家中去。切实把需求清单转化为服务清单,最终转化为群众的满意清单。

  组建“7支队伍”,把资源“聚”起来

  富源县在依法强化家庭赡养、抚养责任方面,除了强化各主管部门指导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还整合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群团组织人员、社会爱心人士等力量组成“干部包保团”“医疗服务团”“教师护航团”“巾帼暖心团”“志愿服务团”“邻里守望团”“专业社工团”七支队伍,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关爱服务工作。

  具体工作中,“干部包保团”主要负责政策宣传、上门探访、“1+N”结对包保服务,落实关爱服务对象“红黄蓝”三色动态管理,收集需求困难意见等;“医疗服务团”主要负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爱心义诊、病种筛查、中医看诊、健康知识科普等;“教师护航团”主要负责落实“1530”安全教育,建立留守儿童“有进步必连线、犯错误必连线、生病必连线、节假日必连线、父母每月必主动连线一次”的“五必连线”机制,同时开展线上线下心理辅导、组织活动、课业辅导、爱心家访等;“巾帼暖心团”主要负责生活照顾、权益维护、临时照护等;“志愿服务团”主要负责政策宣讲、文体娱乐、爱心慰问等;“邻里守望团”主要负责敲门问安、生活照料、精神关爱、帮忙代购等;“专业社工团”主要负责承接政府部门委托的各类社工服务项目,提供专业的助餐、助医、助浴、助急、助洁、助购、助聊、助乐、助学、助行“十助”服务等。

  截至目前,富源县全县组建起“干部包保团”161支、“医疗服务团”172支、“教师护航团”183支、“巾帼暖心团”72支、“志愿服务团”13支、“邻里守望团”3069支、“专业社工团”5支。

 筹集“1笔资金”,让幸福“满”起来

  富源县探索推广以村组为单位,通过“社会捐助一点、集体资金补助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方式,广泛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乡贤等社会力量捐款捐物,设立爱心互助资金43个,累计筹集资金148万元。

  对困难老人和困境儿童,富源县运用爱心基金给予临时性帮扶资助,对升入重点院校的困难学生和评选为“孝老敬亲”“好儿媳”等荣誉称号的模范家庭给予一定奖励。截至目前,全县帮扶救助困难老人和困境儿童1200余人,激励优秀困难学生600余人、模范家庭129个。

  此外,富源县还组织农村妇女开展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儿童照护等技能培训,建立“妇工+社工”的模式,用筹集的爱心基金为辖区特殊困境人群购买服务,在解决“一老一小”困难问题的同时,让农村妇女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用心用情为“一老一小”撑起遮风挡雨“幸福伞”,搭起互帮互助“爱心桥”。(完)

【纠错】 【责任编辑: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