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大棚(资料图)。
“以前,我长年在外打工,收入不理想还照顾不到家里。现在回到家乡参加‘双绑’后,一年收入有20多万元,也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打工返乡的种植户张华口中的“双绑”,是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理耘飞”)探索推行的“龙头企业绑合作社+合作社绑农户”的蔬菜产业发展模式。
大理耘飞讲解员李云飞介绍,一绑是由村党组织牵头成立村级生产合作社,合作社与村民进行绑定;另一绑是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进行绑定,由龙头企业负责技术、销售端,合作社负责组织端,村民(社员)负责生产端,形成了农户、合作社、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发展共赢的绑定共同体。
通过“双绑”模式,有效破解了该公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土地零散流转难度大、产业发展速度慢、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双绑”模式成功推行以来,该公司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研攻关特色农业产品、关键核心技术上,将更多的人力、精力投入产品全链条的建设、销售端扩面上来,建立起独树一帜的黄瓜品牌,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因为“双绑”模式,弥渡县各族群众的钱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好。弥渡县新街镇董和村委会大荒地村的群众便是受益者。2020年10月,大荒地村和大理耘飞以“双绑”模式合作,公司以“统一种苗、统一农业投入、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方式为社员提供服务。
“在‘双绑’模式的助力下,如今的大荒地村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农民主动种植意愿更加强烈,村庄也依靠百亩蔬菜大棚建设、黄瓜种植成了弥渡县致富的‘明星村’。”大荒地村党支部书记张林保介绍,2023年大荒地村卖出精品黄瓜270多万公斤,总收入900多万元,除去成本和其他费用,剩余430多万元的纯利润全部归社员,最高的一户分到了27.8万元。
如今,“双绑”模式成为推动新街镇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新街镇已成立17个“双绑”合作社,建成设施蔬菜大棚约800亩,社员户均年收入20万元以上。当下,弥渡县正大力推广“双绑”模式,并辐射到云南省其他州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