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走进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烟区,昔日的烟田迎来了“新面貌”。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种植烟后作物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一种新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丘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始终坚持“种烟稳粮、抓烟促粮、粮烟协同”的发展思路,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探索“烟叶+N”种植模式本地化、合理化、规模化。通过运用基本烟田规划的成果,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综合分析选择适宜的农作物,以点带面地开展“烟叶+N”推广工作,持续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引导农民充分利用烟地旁的小水窖进行蓄水,种烟时铺设的喷灌、滴灌等设施进行浇水,实现了设施共享共用,进一步降低了烟农烟后轮作的成本,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丘北县曰者镇新沟农场是全县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冬春季节主要种植韭菜、小油菜等蔬菜,为了提高夏秋季节收益,在烟站生产技术员的入户动员和部分烟农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逐步加入了烤烟种植队伍。近年来,新沟农场被划为全县的核心烟区,并且成为丘北县的百亩连片标准样板地。整地理墒期间,垄起一墒墒整齐排一的烟墒;烟叶移栽期间,利用喷灌设备帮助烟农渡过“抗旱移栽大关”;烟叶烘烤期间,利用生物质烤房让烟叶点“绿”成“金”;采烤结束后,在清除烟株残体的土地上铺上一层绿油油的蔬菜,待成熟时运往全国各地。通过整合土地资源、产业工人,新沟农场形成“烟叶+蔬菜+产业工人”模式,实现工人双边务工,土地一年两收,大大提高了当地烟农的年均收入。
在丘北县普者黑景区,种完烤烟的土地冬天也只能闲置,在烟站生产技术员的建议下,村民试着在烤烟采烤后种植草莓,利用种植烤烟铺设的滴灌进行浇水,省时又省力,每年冬天还能吸引一批游客。
落水洞村村民正在为烟后蚕豆抑芽(资料图)。
在丘北县落水洞村,由于地理条件适宜,烟叶采烤结束后,烟站的生产技术员便动员当地烟农继续种植蚕豆,烟地起垄的墒刚好适和种植,不用再另外花钱请人整地起垄,为烟农们省了不少钱。
落水洞村烟后蚕豆长势良好(资料图)。
通过推行“烟叶+N”科学轮作模式,丘北县实现了一地多用、一季多收,让烤烟种植和其他农作物种植有机衔接起来,不仅鼓起了烟农的“腰包”,也为农村闲置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灵活的就业岗位,还使土地实现了用养结合,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烟田综合产出率和收益率。
今年,丘北县将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烟后作物种植,在双龙营镇、曰者镇、官寨乡开展粮烟协调示范区777亩,种植鲜食玉米、蚕豆,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烤烟和“米袋子”“果篮子”“菜篮子”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良好局面。(完)(邬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