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克巴·艾哈曼德·达尔和李炜锐在云南大理举办婚礼(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昆明2月13日电 题:卡拉奇遇上大理:一对巴中夫妻的跨国情缘
新华社记者赵彩琳
12日正值中国元宵节。伊克巴·艾哈曼德·达尔和李炜锐在夫妻二人主理的巴基斯坦国家形象馆一起吃汤圆庆元宵。
巴基斯坦家居饰品、皮衣皮具、手工地毯……走进云南昆明“永不落幕的南博会”展馆巴基斯坦国家形象馆,浓郁的巴基斯坦风情扑面而来。打理这个形象馆的是一对跨国夫妻:丈夫伊克巴·艾哈曼德·达尔来自巴基斯坦卡拉奇,妻子李炜锐来自中国云南大理。
2013年,伊克巴在昆明注册了一家商贸公司,主营巴基斯坦皮革制品,他的店对面是一家泰国商品店,学泰语的李炜锐在店内负责翻译。后来泰国商品店业务调整,而伊克巴的店需要人手,李炜锐便来到伊克巴的店帮忙。彩云之南的白族姑娘遇上巴基斯坦的热情小伙,一段独特的跨国情缘由此开启。
“我们每年会参加近10场大大小小的展会,南博会等每年都会固定参加。”伊克巴说。在一场场展会里,伊克巴带来的品质上乘的巴基斯坦商品赢得了许多中国顾客的认可与信赖,积累了一大批长期合作的老客户。
伊克巴说:“光顾我的展位和店里的顾客知道我是巴基斯坦人时,都很热情友好地和我打招呼,这让我觉得亲切而温暖。”
2024年7月24日,伊克巴·艾哈曼德·达尔和李炜锐在“永不落幕的南博会”展馆巴基斯坦国家形象馆内。新华社记者 赵彩琳 摄
每次参加完展会,他们都会顺便在当地游览一番。“我很喜欢西安,兵马俑太令人震撼了!一个个兵马俑栩栩如生,站在它们面前,能感受到古代高超的雕塑技艺。”伊克巴说,自己很喜欢中国悠久的历史,平时有空就会看书追剧。
“在中国的这些年,昆明一直在蓬勃发展。”伊克巴说,他每年都会回巴基斯坦待几个月,然而每次回到昆明,这座城市都会给他带来惊喜。他见证了昆明开通地铁、高铁,交通越来越便捷,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生活在这里的幸福感也与日俱增。
伊克巴回忆,2013年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注册公司时,需跑好多个单位和窗口,耗时也很长。但近几年,在“一站式服务”专区,跑一个窗口,去一次,当天就能办结,还能选择邮寄到家。专区的工作人员外语水平高,会一对一地提供咨询、辅导申报和审批办理服务,十分省心。
2020年11月,伊克巴的公司受邀入驻管理运营“永不落幕的南博会”展馆巴基斯坦国家形象馆,这让伊克巴感到特别开心和自豪。在这里,他不仅能把巴基斯坦商品销售给中国顾客,还能和顾客交流巴基斯坦的文化和历史,交到了很多朋友。
“前几年,在‘永不落幕的南博会’展馆与昆明综保区的帮助下,我们享受到了免费仓储、减免报关服务费、物流补贴等政策,这些都让我们在中国参展更便利,也能节约公司的运营成本。”伊克巴说。
2024年,在大理的白族民居里,伊克巴身着西服,李炜锐穿着巴基斯坦传统的纱丽,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二人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婚礼。“我教他中文,他给我做巴基斯坦美食,一起庆祝两国的传统节日,我们非常尊重彼此的文化和习俗。”李炜锐说,跨国婚姻从未给两人的相处带来矛盾和障碍。
“中国的消费市场巨大,我计划根据市场对销售商品做一些调整,为今年的展会做好准备。”伊克巴期待,在今年的展会上能吸引更多中国消费者的目光,进一步扩大销量,为促进巴中两国经贸往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