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节里,不只有春播的繁忙景象,也有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乐镇芒专村的山坡地里,一颗颗金灿灿的果实已开始“显露头角”,这“小金果”正是民乐镇芒专村大村村民小组种植户潘朝平引进种植的“热情果”。
目前,潘朝平种植的45亩热情果已陆续成熟上市,迎来丰收季。一颗颗金灿灿的热情果,不仅承载着潘朝平的辛勤汗水,更凝聚着民乐镇群众积极探索新产业的智慧和力量。
“2023年,在外出考察产业时,当我在一个旅游景区看见售价为5元至15元一个的热情果,很是震惊,这与西番莲几乎一模一样的水果,价格竟是西番莲的几倍。询问卖果的大哥种植条件后,既然都是差不多的气候,那我们民乐应该也能种!”潘朝平回忆道。在了解到热情果种植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后,潘朝平选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远赴外地,四处取经学习,克服了选址、种植技术等重重困难,于2023年8月从西双版纳引种热情果,经过1年多的种植管理,最终试种成功。
走进潘朝平家热情果基地,绿油油的藤架上挂满了圆润饱满的热情果。“热情果对气候、海拔、地域有着严格的要求。它需要充足的阳光和凉爽的气候,夏天温度过高或冬天有霜冻都会影响其生长。目前热情果市场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较高,我的热情果主要销往昆明、西双版纳、德宏等地,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潘朝平说道。
一颗小小的热情果,承载着农民致富的希望,也是景谷县民乐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民乐镇坚持把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积极探索“以点带面”发展模式,鼓励致富能手、种植大户立足本地优势,带头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就近就地解决周边群众的用工需求,带动群众就业。积极推动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来源:景谷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吕忠艺 罗石
记者: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