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2/25 15:08:37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云南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

字体: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探索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新思路、新举措,持续推动老干部工作向更高质量、更优水平迈进。

省委老干部局组织看望慰问离休干部 张露月 摄

  严管厚爱 强化教育管理

  云南省坚持从严管理离退休干部党员,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积极参加党纪学习教育。同时,制定加强离退休干部教育管理5个方面17条措施,引导离退休干部不踩纪律红线、不破道德底线,将纪律内化为自我约束。

  针对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中出现的“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作用难发挥”等问题,云南省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服务管理,确保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退休后我选择来下关养老,每到支部活动日就要赶回南涧,当天还得返回。”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委老干部局驻下关党支部书记陈艳平说,自2022年7月南涧县委老干部局下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立后,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对于较多离退休干部长期居住在大理市的实际情况,大理州探索县级在下关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制度。大理州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张绍玺介绍:“大理州依托下关干休所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为各县在下关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提供组织生活、学习活动场所和学习资料支持等服务保障。”目前,全州11个县在下关老干部党支部挂牌进驻,数百名长期居住在下关的老同志有了新“家”。

祥云县老干部局为下关定居离退休干部建“新家”

  近年来,云南省各州(市)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新方法。昭通市在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昆明市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目前,昭通市共建立2个在昆离退休干部党委、32个在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直接服务管理异地居住离退休干部党员1467人。

  建强阵地 打造精神文化家园

  2024年12月23日至25日,云南省推动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建管用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在昆明举行。这是云南省首次以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阵地负责同志为对象的培训。

云南省推动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建管用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

  近年来,云南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活动内容形式、提高服务管理质量,推动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建设取得新成效。

  走进楚雄彝族自治州老年大学,校园干净整洁,活动设施一应俱全。“学校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一校四区多点’格局,包括桃源湖本部、州文化馆分校、州税务局教学点、西路教学点以及彝人古镇社区的家门口老年大学,实现了让老年人享有家门口‘15分钟学习活动圈’的愿景。”楚雄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副主任尹国燕表示。

  在彝人古镇社区的家门口老年大学,旗袍班学员正跟着老师学习步法。“老师从电视台播音主持岗位退休。她上课很专业,大家都很喜欢。”一名学员表示。此外,太极拳、声乐、书画等专业课程也相继在老年大学开设起来。

  近年来,云南省先后出台《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阵地规范(试行)》《关于推进全省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通过资源共享、模式升级、管理优化等方式持续推进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建设。目前,全省建有老干部活动中心219个、老干部活动室3784间、老年(老干部)大学(学校)2803所、老干部党校149所。

  实施“云岭银发助力+”行动 引导作用发挥

  2024年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牢记总书记嘱托,云南省相关部门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实施“云岭银发助力+”系列行动,搭建银秀芳华“大舞台”,推进“云岭银发”助力基层治理,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立足家庭、社区、社会发挥作用;实施“云岭银发”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维护者、宣传者和促进者。

大理州洱源县银发志愿者开展洱海保护志愿行动

  日前,祥云县退休干部赵祖龙在祥城镇新村讲授了一堂党课,他对“产业账”的讲解引起现场干部群众的共鸣。今年84岁的赵祖龙曾担任祥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退休后,他牵头引进并推广云南红梨和秋豌豆两个产业,目前两个产业的年产值均突破亿元。

  “在赵老和老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祥云县推广种植云南红梨3万多亩,产值突破3亿元。同时,他们还通过‘玉米+秋豌豆’‘烤烟+秋豌豆’‘果树+秋豌豆’种植模式,推广种植秋豌豆35.7万亩,实现增收3.6亿元。”祥云县委老干部局局长钱雪莲说。

  为深入挖掘银龄人才潜能,发挥其所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2024年,云南省印发了《云南省新时代“银龄人才万人计划”实施方案》,旨在充分调动省内外优秀退休技术技能人才,为云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个方案聚焦云南省教育、医疗卫生、新型工业化等领域,采取组团式帮扶、编外校(院)长、专家顾问、兼职引进、项目合作、旅居康养等方式,计划用3年时间引进留用1万名左右高层次银龄人才,充实人才队伍,增强银发经济发展动力。(云南老年报 杨旭东 史汉城 张露月)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