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产品绿色健康有机的概念深入人心”“上海消费者对云南产品的信任度大幅提升”“希望能在食品安全、价值赋能等方面与更多‘云品’开展合作”……在日前举办的“绿色食品上海企业昆明行”座谈交流会上,多名企业代表认为,昆明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条件得天独厚,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上海企业+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生产”“上海市场+云南产品”“上海总部+云南基地”合作模式,推动更多绿色“云品”出滇入沪。
产品与市场“双向奔赴”
此次座谈会由上海市普陀区政府合作交流办、昆明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昆明市投资促进局共同主办,邀请上海市江桥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叮咚买菜、鹏欣农业集团等18家沪企参会,旨在围绕特色产业提升、消费帮扶增收等方面,深化沪昆两地绿色食品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
会上,多名企业代表介绍了在农业、物流业等领域与昆明的合作成果,并希望未来进一步深化与昆明的产业合作对接。叮咚买菜是中国十大电商之一,成立于2017年5月,业务覆盖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25个城市,前置仓近1000个;拥有12家自有工厂和20多个自有品牌,涵盖预制菜、肉类、米面、豆制品等品类。叮咚买菜肉禽蛋类负责人何小青介绍,过去几年,来自云南、昆明的优质牛肉、特色黑山羊等产品在平台十分畅销,她看好昆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前景,未来希望在生猪、羊肉、家禽和蔬菜、水果等板块与昆明开展更高质量的交流合作。
蘅芜记(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沪滇两地肉禽、鸡蛋大宗贸易,该公司总经理郭寻梅认为,在绿色食品领域,上海先进的加工技术、广阔的市场渠道和卓越的品牌运营能力,与昆明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良自然环境及有力政策支持相结合,有望帮助更多昆明优质农产品出滇入沪,打造更多“云品”品牌。针对农业产业规模效应不明显、农产品品牌化运营理念不足等短板,郭寻梅表示短板也是跳板,将与更多昆企、沪企开展合作,用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赋能昆明优质农产品。
“这次来昆明,我们带着重要任务,为线上线下渠道寻找优质的供应链产品,让上海的老百姓更方便地购买昆明农产品。”翰立商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莉介绍,企业成立14年来,通过搭建供应链平台和线上代运营平台,为上海菜市场提供服务,近年来与东川区开展紧密合作,4月初将在普陀区高陵集市设置直播间和体验点,进一步推广羊肚菌、洋芋、面条等优质产品。
绿色食品产业加速聚集
“希望与社会各界携手建设产业特色鲜明、配套体系完善、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型贸易体系。”市绿色食品产业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昆明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和特点,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工作思路,推动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聚集方面,昆明聚焦“1+9+2”重点产业,着力做好粮食生产和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工作,2024年,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2594.46亿元,同比增长11.41%,其中农业产值707.15亿元;全市蔬菜地理标志产品有效产品达458个,70%以上的商品蔬菜外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规模在全省居前列。
在品牌优势方面,昆明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做好产业强镇、“一村一品”项目储备。2024年,新增绿色食品有效认证149个、“三品一标”45家142个;提升蔬菜、肉牛、水果、中药材、咖啡5个农产品交易中心运营水平,引导268家市场主体进驻交易中心,实现交易额258.91亿元。全市农业经营主体达2.66万户,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53户,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连续3年均居全省首位。先后吸引正邦、伊利、新希望等头部企业扎根昆明,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昆明市基本情况,邀请企业家在绿色食品及花卉产业领域、商贸服务领域,与昆明携手开拓市场,深化产业合作。“昆明正持续打造‘四季如春营商环境’,为企业家提供优质投资环境。”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昆明为招商引资项目量身定制了以“全过程”跟踪服务和“全流程”代办服务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创新采取“项目首席服务专员”“5D店小二”等形式为投资项目提供全周期、全过程服务,护航企业发展。(记者 冉光雯 实习生 高瑞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