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餐桌:云南农信“链式金融服务”精准赋能“春菜经济”发展-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4/03 18:47:09
来源:云南农信社

从田间到餐桌:云南农信“链式金融服务”精准赋能“春菜经济”发展

字体:

  云南又到“吃春”季,山野荠菜青翠欲滴,田埂蕨菜蜷曲如钩,可食花朵五颜六色,西红柿红玛瑙般耀眼……它们都成了集市、百姓餐桌、餐馆酒店的时令美味。如何确保“云菜”始终能在最新鲜时从田间高效直达餐桌?这离不开种植端、流通端、销售端、加工端、消费端的全链发力。近年来,云南农信立足支农支小主责主业,发挥金融优势,满足云蔬产业各类主体融资需求,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链式金融服务,有力支持高原特色产业升级。

  在田间地头:播撒春天“金种子”

  “往年开春就愁买苗的钱,但今年年前,农商行就给我授信,正月初六开工时,用手机银行点一下,买苗的贷款就到账了。”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板桥镇左里堡村委会蔬菜种植基地里,基地负责人胡先生说,他用陆良农信“蔬菜贷”引进了抗旱新品种。

云南农信工作人员以“勤跑腿”,让更多金融服务直达农业经营主体、种植户(3月20日摄)。袁碧倩 摄

  曲靖陆良县是云南省蔬菜优势产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供给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西菜东运”生产基地。陆良农商行针对春季蔬菜种植周期短、资金周转快的特点,根据蔬菜种植面积、品种等向农户、合作社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专属额度”“专享利率”“专项通道”,成立“春耕服务队”,以创为犁、服务为种,将政策、资金和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以“蔬菜贷”“创业贷”及“指尖金融”打通资金周转堵点,确保不误农时。仅2025年以来,陆良农信发放“蔬菜贷”1.64亿元,支持当地1005户菜农、蔬菜企业等拓展订单农业、升级设施、引进新品种,让“春菜早上市”与“收益早落袋”同步发生。

大理农信工作人员把金融服务送进蔬菜种植基地(3月20日摄)。杨旭洲 摄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妙鹏农场种植基地里,马铃薯秧苗长势良好,村民忙着除草、施肥,期待新的丰收。繁忙的身影中不仅有农户,还有大理市农商行的工作人员。

  去年年底,该种植基地扩建规模,资金周转遇到困难。大理市农商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仅用时两天就为农场负责人办理了50万元的生产经营贷款。“今年,我的种植基地已扩大到800亩,计划种植莴苣、马铃薯、大葱等十几类蔬菜、谷物品种,四季轮播。”农场负责人何鹏宣说,农场近期还打算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得到了大理市农商行进一步增加授信的有力支持。

  截至目前,大理市农商行围绕当地资源禀赋,支持当地蔬菜全产业链各类主体贷款余额1.06亿元。

  春风拂绿野,犁铧破新泥。眼下春耕备耕依然在忙碌进行中。为支持“云蔬”这一千亿级产业发展,云南省农信社早部署、早谋划,开春前就制定印发了《做好2025年春耕备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云南农信各级机构加强与全省4个国家级和3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冬早蔬菜基地、南菜北运和西菜东送基地合作,重点支持种植、生产、冷链物流、销售等各环节金融需求,构建线上化、批量化、普惠化服务模式。全省农信干部员工主动走访,“贷”上门,“勤跑腿”让更多金融资源直达农业经营主体、种植户,在田间播撒了“第一捧金种子”。

  在农贸市场:装满四季“菜篮子”

  走进昆明五里多农博广场,紫甘蓝、金雀花、莴笋等春季蔬菜分外抢眼,走红网络的“板蓝根青菜”也能在这里买到。该市场用直采方式确保新鲜蔬菜从曲靖陆良、玉溪通海、大理喜洲等“源头”高效直达市民餐桌。

  作为蔬菜产业链的重要中枢环节,各地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菜市场、商超一头连着商户农户的“钱袋子”,一头连着百姓、餐饮企业的“菜篮子”。云南农信各级机构坚守支农支小主责主业,瞄准农贸市场“中枢”的重要作用,将资金、技术、渠道整合为整体解决方案,有力促进了蔬菜经营流通顺畅、供销关系平衡、资金周转及时、支付结算安全。

昆明市联社营业部为五里多农博广场和经营商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3月20日摄)。

  在昆明,五里多农博广场已从老百姓的“口碑”菜市场成为自带流量的“网红”菜市场。在转型过程中,昆明市联社营业部为市场管理方综合授信2000万元,用于提升农产品采购及配送服务和市场转型升级改造,同时还为市场内30余户商户提供专项授信500余万元。“农信社给我们个体户的贷款才是真金白银的。”在五里多卖菜多年的商户摊主给这样实实在在的金融支持点赞。当前,昆明市联社营业部正在进一步探索利用支付结算数据构建模型开发信贷产品,更快更好地为大家提供融资服务。

昆明市联社营业部工作人员上门送服务(3月20日摄)。

  为了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放心,昆明市联社营业部和五里多农博广场共同构建起“环境清、隐患清、数据清”的市场环境。据昆明市联社营业部工作人介绍,他们专门为市场定制开发的商品规范化专有系统,不仅有收款功能,还可实时归集进货、销售数据,同时自动完成市场管理方与各个商户的分账,极大地提高了资金流转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和风险,降低商户的运营成本。

云南通海金山蔬菜批发市场内宽敞明亮、整洁有序(资料图)。玉溪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街道金山社区的云南通海金山蔬菜批发市场于2000年建成投入使用,是西南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之一,也是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之一,每年的交易额高达14亿元,形成了蔬菜批发与零售交易错峰进行的交易格局。

  随着时代发展,该市场的提升改造迫在眉睫。通海农信在了解这一情况后,与市场工程投资方紧密合作,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为新建现代化“云菜”批发市场及时提供项目贷款,为提升改造建设加足“马力”。现在,一个高标准、综合式的“农产品超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云菜”的集中交易、运输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除了服务好流通中枢,通海农信一直以来还在蔬菜种植、仓储、保鲜、加工、出口、冷链物流等全链各环节发力,在通海县建成全国最大的露天蔬菜种植县、云南最大蔬菜生产基地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截至目前,通海农信为当地蔬菜全产业发放贷款余额7.68亿元,“贷”动“云菜”远销海外。

云南农信工作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上门问需、送达金融政策(3月21日摄)。李姣 摄

  在餐饮行业:丰富百姓“餐桌子”

  “今年,云南人春日‘吃花’‘吃春菜’在网上火了。我们推出的春季菜单,在食材融合、菜品设计、口感层次、意境呈现等方面都有所突破。”昆明云安会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安会都”)厨师李晓坤一边说着,一边用各种云南特有的春花春菜烹饪出一桌色香味俱佳的“春日宴”。

色香味俱佳的“春日宴”(3月20日摄)。

  这个春天,无论家常小馆还是餐厅饭店,大家都铆足劲儿“追风去”,逐渐形成餐饮行业与消费市场的双向奔赴的春日好景。“资金的保障对于餐饮业的信心提振至关重要,云南农信一直能给我们创新发展的底气,云安会都负责人说。据介绍,昆明西山区农信为云安集团企业及链式企业预授信20余户、金额达6000万元,同时提供账户管理、支付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餐饮行业一直是我们做好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工作的重点,借助云安会都‘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及‘昆明市饭店行业协会’双会长单位纽带优势,我们由点及面,迅速提升了整体服务质效。”昆明西山区农信信贷部门负责人说。

  去年11月,昆明西山区农信为辖内一家餐饮行业小微企业综合授信500万元,成为全省金融机构“融信服”平台首笔依据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放的贷款。截至今年2月末,昆明西山区农信已累计向餐饮业发放贷款1.42亿元。

厨师们的妙手制作,将各色蔬菜变为一道道春日美食(3月20日摄)。

  不仅是餐饮业,云南农信从供给端打通制约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痛点”,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抓手和底气,依托数字金融发展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自2024年10月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截至2025年2月末,云南农信推荐清单客户数量突破6.5万户、累计授信超过200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68亿元。

  “自从推出‘春日宴’,我们餐厅吸引了很多慕名来‘打卡’尝鲜的顾客,富有创意的春菜非常受欢迎。”李晓坤说。随着春菜大量上市,“春菜经济”既丰富了百姓餐桌、促进了餐饮业发展,也悄然激发了消费新活力。

  春风有信,春菜萌发。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云南农信扶持蔬菜产业种植、赋能消费市场升级、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为这场春菜的旅程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完)

【纠错】 【责任编辑:徐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