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立足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作为茶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发展勐库大叶种茶资源优势的现实需求,牵头组建双江县农科服务团,紧扣“种业强基、科技兴茶”战略,从种质资源保护到生态修复,从加工工艺革新到品牌价值提升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形成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精准服务联动机制,推动双江县茶产业向绿色化、高值化、品牌化迈进。
首届勐库大叶种茶开茶节(资料图)。
科技赋能品种创新
2022年以来,双江县从科技上着力,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深入合作,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的双江县农科服务团为牵引挂牌成立中国勐库大叶种茶研究中心。双江县农科服务团充分发挥勐库大叶种茶丰富珍贵的茶树种质资源优势,全面系统地开展勐库大叶种茶资源、品种、种植、加工、仓储、流通、销售、品饮、品牌等方面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筛选出一批优异茶树品种资源。
农科服务团与双江县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联合申报并实施了省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建设项目,制定《勐库大叶种茶地方标准》体系,首次构建了从种质资源鉴定、育种、种植、病虫害防治到清洁化加工的全程技术规范体系。标准实施后,全县茶树良种覆盖率提升至100%,茶园亩均效益增长35%,鲜叶农残检测合格率达100%。
科学种植与生态修复
2024年4月8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双江县“三茶统筹”研究院和双江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共建的科技小院,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认定为第一批“云岭农科小院”。
双江县农科服务团依托“云岭农科小院”,整合“云岭农科110”资源,在沙河乡邦木村建立了集科技示范与产业振兴于一体的现代化茶园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6000亩茶园转型升级,成为双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田”。改造后茶园焕发新生,新梢萌发量提升11.1%,鲜叶亩产从180公斤跃升至200公斤,每亩综合收益增加400元。
2022年以来,双江县农科服务团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制茶技艺培训300余人次,手把手指导茶农优化杀青、揉捻、干燥等关键工艺,推动茶叶加工从传统经验向标准化、精细化转变。
“云岭农科小院”(资料图)。
建设“世界名片”品牌
在农科服务团、科技特派团等科技力量支撑下,双江县在云南省率先成立“三茶统筹”研究院,充分挖掘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深层次内涵,推动双江茶产业生产力全要素高质量融合发展。2024年,双江县共有茶园面积34万多亩,SC认证茶企110户,茶叶初制所4012户;实现茶叶综合产值96亿元,茶农人均收入达1.15万元以上,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作为双江县委、县政府授权的官方直播间,中国·双江冰岛茶荟双江运营中心直播间,主播通过讲解茶叶品牌背后的故事、茶品特点以及双江勐库大叶种茶文化,推广“勐库大叶种茶”区域公共品牌,助力产业发展。目前,中国·双江冰岛茶荟双江运营中心与当地40余家茶企合作,积极探索直播团队联村党组织、村党组织联合作社、合作社联农的联农带农“三联模式”,通过“直播助农”专场活动,助推合作社创收、茶农增收、直播企业增效。2025年1月25日,由双江县人民政府作为主体申请的“冰岛老寨茶(冰岛正山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产品公示。
双江县副县长杨光明表示,县委、县政府将以“三茶统筹”为引领,继续发挥农科服务团等科技力量,完善以茶叶为主的产业体系建设,争取2025年实现茶叶综合产值100亿元,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