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委突出“党建+”的引领作用,带动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共联共建,探索推进“组织互融共建、阵地资源共享、为民实事共办、烤烟产业共促”的党建融合提升措施,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服务“两烟”生产经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在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坡脚村,坡脚村党总支与由旺烟叶工作站党支部共联共建探索出“11453”农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烟草产业提质增效、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增收致富。2024年,坡脚村由党组织领办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7万元到17.87万元的增长。
签约仪式(资料图)。
产业联兴 烤烟产业从无到有
眼下,走进由旺镇坡脚村,水田里的荷叶舒展着叶面,旱地里的油菜花已成熟结籽,被整齐收割堆放在田埂旁。坡脚村实行“烟+莲藕”水旱轮作模式,并探索出“烟+玉米+油菜”一年三熟制度,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据坡脚村党总支书记施艳介绍,坡脚村历来没有种植烤烟的传统,过去村里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农作收益低,大部分村民都选择外出务工。2024年,村“两委”考虑通过建设电能烤房为周边地区提供烟叶烘烤服务来发展产业。施甸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实地考察后,认为靠收取烤房租金收益有限且闲置率高,建议村里自己种植烤烟并烘烤,同时深化烟区产业综合体、粮烟协同示范区建设,规模化发展“烟叶+N”现代农业产业,才能助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而后,产业兴旺的号角声便在坡脚村吹响。坡脚村党总支与由旺烟站党支部采取“三联三进三促”措施深入开展共联共建。村党总支主导,烟叶工作站党支部参与,共同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走进农户家里讲政策、算清账,发动党员农户带头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烟叶工作站党支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烟田开展培训,手把手指导种植,抓技术、强服务;村党总支四处寻找种烟专业户到村进行承包种植,提质量、增效益。
2024年底,坡脚村种植烤烟511亩,其中,89亩莲藕用于轮作,推广“烟+玉米+油菜”种植100亩,实现274万元交烟收入。
两个支部党员交流工作(资料图)。
入户做土地流转工作(资料图)。
资源共享 烤烟产业从有到优
“我们采用社社联合的农机运管模式,开展烟田宜机化改造,实现减工降本。”由旺烟叶工作站党支部书记项杜忠说。在由旺烟叶工作站党支部牵头下,施甸善云烤烟专业合作社与坡脚村绿辰养殖专业合作社达成深度合作,为农户提供优质低价的农机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开展农机农艺工人培训,为坡脚村培养起一支农机手队伍,机械化作业辐射到周边村庄。
此外,坡脚村持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了20座电能烤房,推行专业化商品化烘烤;建成烤烟站外分级点、就业平台驿站,交烟时节这里是繁忙的交烟分级站,顺利完成12700担烤烟交售任务;农闲时节这里是工人培训点,已承办7场次培训,培训产业工人达560名;改造的宿舍还对外出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开展烘烤培训(资料图)。
高标准基本农田连绵成片(资料图)。杨荣辉 摄
在满足烟叶生产用工基础上,坡脚村党总支搭建就业信息中转站,精准对接蓝莓基地种业种植等农业用工需求,累计输出劳务用工8320人次,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技术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如今,坡脚村产业兴旺、乡村整洁、乡风文明。“今年我们村的肉鹅养殖场也将投入运营,还计划与烟站党支部协作,推出‘富硒油菜’品牌,并尝试做油菜花农旅观光。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让外出务工的村民们回乡。”施艳说。(完)(杨雨喃 王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