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4月14日电(肖林)时间已是晚上21点,昆明市延安医院门诊部前依然人头攒动,有不少患者前来就诊。
季节交替流感多发,昆明市民张伟感冒发烧达38.5摄氏度。结束一天工作后他来到延安医院门诊部,通过手机预约挂号“晚间门诊”,他几乎不用等待排队就看上了病。问诊、检测、化验、开药、取药,在呼吸门诊内全部一次性完成。
“下班后来医院就可以就诊取药、及时治疗,对我们白天没有时间的上班族来说很方便。”张伟说。
昆明市延安医院又名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是一所创立于1970年的三级综合医院,来就诊的市民常年络绎不绝。昆明市延安医院门诊部主任黄英介绍,考虑到人们工作忙碌的实际需要,医院推出以“晚间门诊”和“周末门诊”为代表的“弹性门诊”工作制度,全院17个科室共同接诊并由专家坐诊,方便市民前来问诊就医。仅2024年“晚间门诊”开设至今,前来医院的就诊人数就已接近5万人。
这是市民到昆明市延安医院“晚间门诊”就诊(资料图)。
“弹性门诊”只是云南省昆明市近年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的工作举措之一。昆明市下辖14个县(区、市),2024年常住人口约为868万人。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昆明市还有着医疗资源需要辐射带动云南全省的职责要求。
面对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反映,如何提升老百姓的就医体验,真正让医疗服务惠及千家万户?近年来,昆明市综合运用大数据监测、人工智能和个性化服务等方式,持续优化全市医院就医流程,让群众就医更方便和快捷。
一是创新性开通周末、节假日和夜间等弹性门诊服务。目前,昆明全市市属公立三甲医院共开通夜间、周末和节假日等弹性门诊222个,开设至今累计服务患者约520万人次。现在,市民在夜晚、周末和假期均能及时就诊,人民群众的“医”路更加畅通。
二是探索开展“首诊惠民行动”试点。2024年5月开始,昆明在市属医院开展“首诊惠民行动”,患者从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到取药整个就医环节只挂一次号,进一步解决群众“挂号难”问题。如患者在首诊后因检查周期长、检查结果未出等原因未能完成诊疗,在后续就诊时不需支付二次挂号费。截至2025年3月,昆明市市属医院免费续诊患者10.9万余人,减免群众挂号费用约91万元。对此,前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续诊的昆明市民陈梅表示,“以前有些报告当天出不了,第二天还要重新挂号。现在好了,续诊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很方便。”
三是为80岁以上患者就医开辟“爱心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走进昆明市延安医院一楼门诊大厅,候诊座椅全部配上了皮质软垫。大厅前两排座椅设为“老年人专座”,方便老年人候诊。此外,针对80岁以上的患者就诊,医院还开设“一站式零等待爱心通道”、“80+门诊优先服务窗口”、“80+优先检查窗口”和“80+优先取药窗口”等“爱心通道”,老年患者既可现场加号,也可优先看诊。如有需要,现场还会有医护人员全部陪伴老人做相应检查。
昆明市延安医院的医护人员全程陪伴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做相应检查(资料图)。
四是建设决策分析系统,通过手机预约挂号和实时排队人数在线提醒等方式,大幅降低群众就诊等待时间。目前,昆明市市属医院已全面实行电子健康码、身份证、医保卡等凭证挂号就医的便捷方式,患者通过手机微信、支付宝和医院微信公众号等就可在线挂号并就诊。昆明市儿童医院还建设运行了决策分析系统,可实时在线掌握各科室候诊排队人数。如果排队人数较多,医院会安排门诊部增派坐诊医生并加开门诊窗口,减少患者排队等待时间。昆明市儿童医院办公室主任何海洋介绍,通过手机挂号和实时加开门诊窗口的方式,目前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平均等待时间已由40分钟降至15分钟左右。
昆明市卫健委副主任武红毅介绍,根据国家《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的工作要求,下一步,昆明市将探索利用“智慧医院”“人工智能”等信息化平台,持续加强预约挂号、首诊惠民、床旁结算、无陪护病房和老年患者爱心通道等惠民措施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