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双江:烤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4/18 17:17:16
来源:云南省烟草公司临沧市公司

临沧双江:烤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字体:

  在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下巴哈村,大型拖拉机的轰鸣声响彻田间,专业化机耕队在为烟农提供机耕服务。曾经以传统农耕为主的贫困村,如今因烤烟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标杆。通过产业规模化、技术创新与专业化服务,“金叶子”不仅鼓了村民们的腰包,更树立了他们的致富信心。

下巴哈村民建设的“洋房”(2月8日摄)。李富华 摄

  下巴哈村是沙河乡海拔最高的区域,气候温润、光照充足,以前主要种植玉米、荞麦等作物,因缺乏规模,村民收入微薄。2006年起,双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在下巴哈村开始试种20亩烤烟,从此烤烟产业扎下了根。

  近年来,下巴哈村通过“党组织+烟农”的模式,整合流转土地,引导村民抱团发展。2024年,下巴哈村共有276户烟农,烤烟种植面积突破4747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9.24%,收购烟叶近1.4万担,年产值达2347万元,户均收入达到8.5万元,是双江县烤烟产业的“排头兵”。下巴哈村也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产业兴村”的蜕变,烤烟成为村民增收的“黄金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下巴哈村户均种植烤烟面积达到17.2亩,烤烟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直接带动了村民增收,彭字福一家便是典型代表。“今年是我家种烤烟的第6个年头,种植烤烟23亩,收入达12万余元。2023年,烟卖了我就把家里的房子盖起来,这两年车子也买了,儿子也成家了,烤烟真的可以说是我家的‘摇钱树’啊!”彭字福说。此外,烟叶规模化种植在育苗、移栽、采烤、分级等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吸纳周边村民务工,人均增收显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下巴哈村集中连片完成备耕(3月1日摄)。李富华 摄

  随着烤烟产业机械化、专业化、绿色化、数智化发展,真正实现让烟农轻松种烟,快乐致富。双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沙勐烟站技术员杨勇介绍,今年,为了让烟农抓好大田管理,双江县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将专业化服务覆盖到烟叶生产的整个环节,从专业化育苗集中配送、专业化机耕、植保、烘烤,到专业化分级、运输、烟农代表交售,烟站提供“管家式”服务,让烟农腾出精力放在管理上,真正实现了开开心心种烟,管理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当前,下巴哈村以烤烟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条。按照“烟粮轮作”协同发展多元融合模式,在烤烟采收后种植荞麦,既改良土壤,又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烟农持续增收。(完)(李富华)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