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昭通市威信县麟凤镇五谷村锅圈村民小组的食用菌大棚里,龚文秀正在检查菌种生长情况。
2014年,龚文秀结束了10年的外出务工生活,返乡创业,在家乡种下了“菌菇梦”。这些年,她自学食用菌种植理论知识,辗转贵州省、湖北省、浙江省等地“取经”,学习食用菌种植、加工技术。
龚文秀正在检查菌种生长情况(2025年4月11日摄)。
新鲜采摘的香菇(2025年4月11日摄)。
食用菌的种植、生长需要海拔适中、气候适宜、雨水充沛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充分调研后,麟凤镇五谷村成为了龚文秀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的优选地。2018年,威信县鑫秀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并于2019年正式投入生产。
工人在接种室培育菌种(2025年4月11日摄)。
随着企业一步步稳扎稳打,龚文秀不断研发菌种、生产菌棒、扩大生产规模。2024年,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的培育成为合作社食用菌种植由传统技术向专业化技术迈进的有效实践,食用菌年产量可达580余吨,年产值突破1500余万元。目前,合作社规模已扩大到5200余亩,菌棚49个,主要种植羊肚菌、竹荪、赤松茸等菌种,通过精准对接消费市场,改进包装设计,打造品牌,建立线上线下多元化销售平台和售后服务平台,产品远销北京市、广州市、上海市等地。
“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探索,现在我们已掌握了一套食用菌高产种植模式,食用菌产量稳定,收益也十分可观。”龚文秀说。
合作社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和延伸食用菌产业链,为周边70多户农户12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不仅让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让他们能够照顾家庭,帮助他们实现了就业顾家“两不误”。
“厂开在我们的家门口,我们上班了七八年,我又可以照看孙子,又可以领工资。”五谷村锅圈村民小组村民余汝容说。
龚文秀还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食用菌,利用合作社在资金、市场营销、物流等方面的优势,与威信县麟凤镇金凤村、水田镇龙洞村、长安镇天坪村的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合作,为他们提供种植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等服务,推动食用菌产业向优势产业、富民产业转变。(杨珠艳、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