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中烟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卷烟厂(以下简称“昆明卷烟厂”)滤棒成型车间内,27号机的轰鸣声突然变得“沉闷”。这台被誉为滤棒生产的“关键设备”,布带磨损速度比平常多了3倍,设备效率下降5%,原辅料损耗超出管控范围7%。
陈瑞军正在改造烟枪(资料图)。
扎根车间28年的员工陈瑞军揭开了这个精密设备的“发病原理”。测量数据通过车间MES系统自动上传至信息化小组的数据采集终端,工厂维修团队马上组织人手展开分析。
团队成员李顺然通过运动仿真发现,在每分钟4000多次的高速运行下,这个微小的形变会通过杠杆机构产生放大效应,由于27号机双烟枪的同步运行特性,两侧的应力波动会产生叠加。
“设备每运行3小时,布带承受的累积应力就突破材料极限。传统检测手段只关注瞬时参数,却忽视了微观形变的致命叠加。”李顺然说。通过模拟测试和现场验证,维修团队发现,除了支架本身的形变外,滑套的配合间隙和定位系统的响应延迟都在加剧这个放大效应。
陈瑞军正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资料图)。
为此,陈瑞军决定对烟枪总成进行系统改造,将定位支架存在偏差降到0.1毫米以下,设备运行40小时后,布带承受的累积应力才会突破材料极限。烟枪总成是27号机的“芯”脏部件,系统改造就等于给设备换“芯”升级。
可当改造好的烟枪装上机器时,布带的磨损速度却没有按预设那般降下来。陈瑞军俯身贴近设备,用测温枪轻触金属表面,发现温度过高,原来机器运转中的热膨胀会导致布带运行时承压过大。
pro版本改良烟枪诞生(资料图)。
通过追加偏差补偿,合金钢热膨胀导致的问题顺利解决,pro版本改良烟枪诞生了,布带寿命从几小时延长至48小时,比之前正常时还增加了1倍,年节约布带成本超7万元,而设备净效率再创新高,达到98.5%。“技术会变,但解决问题的‘轴劲儿’不能丢。”陈瑞军常对青年技工说。(完)(王燚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