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烟草专卖局(公司),苏家恩的名字与“技能大师工作室”紧紧相连。2020年,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励劳模和高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大理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以苏家恩为带头人成立工作室。自创建工作室以来,苏家恩以满腔热忱投身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事业,用匠心雕琢技艺传承,用汗水浇灌人才成长,在大理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人才强企”战略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家恩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交流研讨(资料图)。
筑基:以制度为纲,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工作室成立之初,苏家恩深知“无规矩不成方圆”。他牵头制定工作室发展规划、常规活动要求细则、运行管理机制、成果奖励细则等管理制度,将工作室打造为规范化、科学化的“人才熔炉”。通过“课题研究+项目实践+反思重建”的闭环模式,带领团队探索烘烤技术创新,将传统经验升华为可复制的科学方法。
“在这里,每一次失败都是成长的勋章,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工作室成员王正源说。
赋能:以交流为媒,拓宽技术视野“新天地”
为了发挥工作室人才培养作用,他创新搭建多层次交流平台,开展内部研学,定期组织“技能沙龙”“在线研讨”,让成员思想碰撞激发灵感;联动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10余家单位,开展技术研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室成员走近科研项目活动中,互相学习、观摩,在观摩中学习和反思,持续提高工作室成员实验项目设计与实践的能力;参与全省、全国烘烤技术培训授课,几年来累计培训1900余人次,将大理经验辐射至行业内外。
苏家恩现场教学(资料图)。段佳璐 摄
攻坚:以技术为基,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征程中,苏家恩以技术创新为笔,勾勒出烟叶烘烤的绿色图景。他一直致力于开展清洁能源烘烤项目研究工作,结合烟田烟秆废弃物回收难题,提出了生物质替代燃煤烘烤的理念,主导烟农将废弃烟秆变废为宝,既破解了传统燃煤污染大气难题,又消除了烟秆残体污染农田的隐患。
这一理念如同一颗种子,在大理州12个县(市)生根发芽,并进一步将生物质燃料烘烤应用推广到全省范围。截至目前,全省已推广应用生物质烤房5万多座,每年可以减少煤炭使用量近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0多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苏家恩还积极推进智慧农业科技服务,探索智能化烘烤与标准化结合模式,在各试验点开展光伏烤房,移动烤房、醇基燃料烤房、天然气烤房智能化升级改造,探索新型烤房远程烘烤技术。
从一个人的坚守到一群人的奋进,从一片叶的耕耘到全产业链的赋能,苏家恩用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让大理州烟叶调制技术从“经验主导”迈向“科学引领”。正如他所言:“人才是行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将继续以工作室为支点,撬动更多青年才俊投身这片金色田野。”(完)(赵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