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以“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航天日”云南省科普教育系列活动在昆明市盘龙区举行。活动通过院士讲堂、科普专题讲座等形式,弘扬航天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动航天科技与数字经济融合。
活动中,来自省、市、区相关部门的干部职工,盘龙区各学校科普教师,以及昆明市实验中学学生等300余人,通过聆听讲座等方式,切身感受我国航天科技的蓬勃发展。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符志民在“航天质量安全管理实践”讲座中,围绕通信与信息系统开启了院士讲堂。符志民从创新要旨、商业模式创新、航天项目综合管理等方面,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通信与信息系统”的知识盛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师贾阳通过“浪漫的祝融”主题分享,揭秘我国首辆火星车轮子上篆刻的“中”字的含义,向大家展示了火星车的设计过程以及各种巧思,生动诠释了中国航天人“硬核科技与诗意情怀并存”的职业特质。
同时,神舟五号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走进昆明市第十中学白塔校区,以“中国载人航天首飞”亲历者视角,讲述中国航天从零起步的奋斗史,阐释“航天强国的根基在于自主创新,命脉系于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为现场师生带来一场生动的航天知识课。
此次活动除了在盘龙主会场开展院士讲堂和专家讲座系列活动以外,还将举办航天日开放活动,组织社会公众、师生等参观云南大学天文台、智华航空科普基地、云南省无人自主系统重点实验室等,进一步激发民众探索航天领域、探索创新的热情。
近年来,盘龙区积极推进科普工作,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科普生态,把科普活动从项目化转变为全域化,把科普内容从平面化转型为立体化;同时,引入全社会资源,丰富科普实践载体,以大科普的格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