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褚颖所在的10人核心小队,用"铁脚板"撬动超8亿资金流动时,这支队伍证明,在数字化金融席卷全球的今天,地区经济的"毛细血管"末端,人的温度仍是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烟农服务异地变家乡
"小褚来啦!"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山岚,褚颖刚走进那目烟站(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几位景颇族烟农正一边分拣手中金黄的烟叶,一边亲切地打着招呼。如今的小褚已经和当地烟农打成了一片,成为了大家眼里的“当地人”。
当时间回到2023年10月25日,这一天云南红塔银行营业部滇西服务团队(以下简称“德宏团队”)开启了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烟农服务。面对一个基础薄弱、系统空白、沟通复杂的全新局面,该如何入手?考验着德宏团队的每一个成员。
她从烟农的一次闲聊中,记下对方喜欢栽花养鱼的细节,回去翻资料查网页,第二天就能和烟农聊起花盆摆放的讲究;褚颖的手机备忘录里,记录了密密麻麻的手账。有准备向烟草公司提问的问题清单,有为烟农准备的温馨提示,有推广员业务办理的步骤、营销话术及心得体会……
对此,褚颖只是说道:“面对一个全新的陌生市场,大家刚开始都还不太了解红塔银行,那我们就要像小学老师一样,做好教案、备好课,认认真真、一步一步地将我们知道的给予大家,这样才能给烟农留下好印象,服务好烟农朋友。”
“服务好烟农朋友”,这句朴素的承诺,是褚颖每天在站点间奔波的动力,勉励着自己,也激励着同事。褚颖通过自创的“兴趣爱好法”“小学教学法”“跟班学习法”等方法,抓住关键人、做好关键事,不断赢得当地烟草公司及广大烟农的支持与信任。褚颖是德宏团队在滇西扎根基层、融入乡土的一个缩影。她所践行的,是一套“从心出发”的服务理念;她所赢得的,是一份“从地头到心头”的客户信任。
(褚颖和同事为烟农服务)
金融数据背后的温度
褚颖所在的德宏团队,由10名人员组成,其中常驻服务2人,其余为每月轮换支行人员。但正是这样一支“小团队”,再加上28名乡村振兴报务人员,构建出覆盖德宏州13个烟站、35个服务点,服务对象包括16129名烟农与8000余名烟商的高效精准服务网络。
不论晴雨、不畏路阻,德宏团队每天奔波穿梭在山村与烟站之间,一站式的为烟农提供账户开立、贷款、存款及理财、烟叶物资款缴纳和烟叶收购资金的兑付等相关综合金融服务,同时手把手教烟农使用线上金融产品和‘香叶智农’平台。把数字化的金融服务送到家门口,必要时甚至走村入户上门服务,力争服务“不落一人”。就这样,以高度责任感深耕烟区创下一组组数据,悄然改变着边疆经济生态。
入驻以来,德宏团队26天内完成了16129名烟农开卡任务,为后续的资金兑付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针对烟农扩大生产种植、农资采购等资金需求,德宏团队全年为烟农发放“香叶贷”1832笔,累计金额3936万元。针对卷烟零售户订烟和资金周转需求,全年投放“香悦贷”2559笔,累计金额高达8347万元。2024年德宏州烟农代付金额超8亿元。
在数字化金融席卷全球的今天,云南红塔银行的德宏团队服务实践提供了一种思路:金融普惠的最后一公里,不在报表里,而在脚下的每一寸泥泞里。当科技遇见"铁脚板",产生的化学反应足以穿透最坚硬的市场壁垒,这支队伍证明,在地区经济的"毛细血管"末端,人的温度仍是不可替代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