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苗尾傈僳族乡早阳村,有一位名叫何国军的村民,他靠着一股“牛”劲,从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蜕变成为村里的产业发展带头人,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2013年,因一系列变故,我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何国军说,为了生活继续向前,经过一段时间的七拼八凑后,他终于筹到了一笔钱,打算用这笔钱开展生猪养殖。
可谁知,何国军细心呵护的“小金猪”,在出栏售卖时遭遇了猪价“滑铁卢”,不仅没赚到钱,反而又给自己捅了个大窟窿。
何国军给牛喂饲料(资料图)。陶华 摄
2016年,云南中烟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理卷烟厂驻村工作队给何国军雪中送炭,给予了帮扶。驻村工作队组织开展了养殖产业发展专题培训,并安排何国军等人外出学习先进的养殖经验。
转机就此出现。有了资金,又有了养殖技术的加持,何国军瞅准时机,再次进军养殖业。只不过这次他养的不是猪,而是牛。
自此,何国军埋头跟“牛兄”打交道。他喂牛用的是生态草,产出的是生态肉,从他牛圈里出栏的牛很是畅销。慢慢地,何国军的钱包鼓了,笑容多了,孩子也变得自信开朗,日子逐渐红火了起来。久而久之,何国军这股不服输的“牛劲”,成为村头巷尾的美谈,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牛司令”。
2021年,村民们对他信任有加,把小组长的红袖章戴在了他的胳膊上。大家都坚信:“跟着‘犟牛’走,准能犁出一条致富路。”
何国军(左一)传授养牛的经验(资料图)。陶华 摄
何国军不负众望,带领小组村民走上肉牛养殖路,并把自己的“养牛经”倾囊相授,严控牛肉品质,让村里的肉牛成了抢手货。
尽管何国军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但他的“野心”还很大,想成为一名“带货达人”,也就是一边养牛,一边跑市场倒腾肉牛。
但万事开头难,起初他对市场不熟悉,好在驻村工作队始终陪伴在他身边,提供市场信息、联络肉牛买手、帮忙协调解决问题。何国军则四处奔波“取经”,不断研究揣摩,逐渐摸清了肉牛市场的规律。
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早阳村,何国军就已经忙碌起来。熟练地喂完自家17头牛后,他便骑上摩托车,穿梭于十里八乡,哪家的牛能出栏,哪家的牛肉质好,未来几天牛价如何……一切跟牛有关的信息,尽在他的掌握之中。每周都要卖出两头牛的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带货一哥”。
何国军到集市卖牛肉(资料图)。陶华 摄
如今,早阳村全村肉牛养殖和传统黄牛养殖户达102户,存栏685头;黑山羊养殖户118户,存栏量达到5209只;生猪养殖户213户,生猪存栏3195头。
“带货一哥”何国军成功的生意经验,为早阳村的养殖产业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牛司令”的故事还在继续,从“养殖能手”到“带货达人”,何国军还在不断折腾“新花样”。现阶段,他开始自己加工牛肉。“我们早阳村的‘旅游垂钓一体化项目’发展得很好,已经累计接待游客3000多人。我加工的牛汤锅和牛干巴,品质好,价格实惠,水上垂钓基地的客人都非常喜欢。”何国军自豪地说。
在此基础上,何国军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开一家“全牛宴”餐厅。他对解锁“厨师”这个新身份很有把握。
“牛司令”何国军的翻盘人生,是一个追光前行的故事,照亮他的是一束名为“乡村振兴”的光。(完)(向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