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打造输电线路山火立体防控体系-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5/27 16:19:41
来源:云南电网

云南临沧打造输电线路山火立体防控体系

字体:

  云南省临沧市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大部分输电线路穿越林区,地形复杂且植被覆盖密集,树线矛盾突出,山火严重威胁电网运行安全,易造成大规模停电及生态破坏。

沉浸式监盘-山火告警(资料图)。

  为破解复杂地形下存在火情监测盲区、应急响应亟需加速等难题,并全面提升输电线路山火防控能力,近期,南方电网云南临沧供电局(以下简称“临沧供电局”)完成全域输电防火走廊数字建模,在滇西南地区首次实现110kV及以上线路山火风险智能预警监控全覆盖。

  通过部署548套高空全景瞭望视频监控、4座无人机智能机巢及配合卫星遥感监测系统,临沧供电局构建起“卫星扫描预警、视频实时追踪、无人机精准处置、应急资源精确配置”的立体防控网络,有效防止输电线路运行因山火跳闸。

  传统防控困境待突破

  临沧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山火防控依靠人工,人工巡检日均覆盖里程仅5公里,且应急资源调配能效不高,导致供电人员在清理树障、动态监测火情方面经常陷入“疲兵困境”,存在监测真空带,误报事件比率高达78%,导致现场队伍屡屡跑空。

无人机机巢巡检画面(资料图)。

  在此背景下,当地供电局亟需通过科技创新破解效率与安全的双重难题,加强电网韧性。为此,临沧供电局构建了三维“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立体防控体系,打破了山火防控的传统困局。

  立体防控体系筑防线

  针对“天”,临沧供电局采用卫星感知预警,卫星系统15分钟级全境扫描及热红外波段温差检测,能够构建火险评估模型,整合历史火情数据,及时预警并传递信息,争取时间窗口。

无人机火情监测(资料图)。

  针对“空”,临沧供电局搭建无人机机巢,通过建立三维数字通道,从卫星信息、智能在线监控终端获取火点坐标,无人机机巢及时开展自动机巡核实现场火情。供电人员利用大疆机场搭载Matrice 4TD无人机,配备热成像相机和导线级避障雷达、空中中继等功能,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完成作业任务,确保实时回传现场画面。值班人员可以根据无人机回传的画面作出正确决策。

  针对“地”,临沧供电局采用智能在线监控,通过热辐射探测、AI识别、物联网卡、多系统联动、双光谱感知构建立体防线。临沧供电局部署548套输电防山火专用在线监测装置,集成60倍星光级变焦超清镜头,可见光通道识别距离10公里,热成像灵敏度0.5℃,能够通过算法比对多种火情特征,方便识别及追踪火情。

  临沧供电局还建立山火防控驾驶舱,接收卫星预警信息,以触发机巢无人机按就近航线实时自动精准特巡,视频在线监测装置可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实时巡航、监测、预警,供电局最终经核实判别风险后联系相关专业队伍处置火情。

  临沧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经理杨瑞平介绍,该防控体系上线应用以来,临沧供电局通过在重点防火区域、边远山区布置视频在线监测,有效消除山火监测的盲区,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打牢了基础。同时,该防控体系的使用也减少了人工投入,山区巡检人员同比减少了64%,运维效能也随之提升,误报带来的处置费用同比降低70%,山火响应时间平均缩短1小时。

  接下来,临沧供电局将进一步疏通技术通道、迭代改进应用方案,优化应急调度配置,在山火防控方面持续深化推广应用。(完)(普岚 杨瑞平 王应坤)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