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组织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理论普及宣讲、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戍边实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实践等多个维度开展。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组成宣讲团,前往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东乡小坝村开展实践活动,结合村户生产生活状况,普及乡村振兴政策,对村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宣讲团开展实践活动(7月8日摄)。
乡村振兴促进团也深入小坝村,以“测绘赋能+艺术重塑”为实践内容,助力乡村振兴。团队从乡土文化和建筑风格入手,以墙绘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同时,团队走进村民家中,开展无人机农业应用和小坝村农特产品问卷调查;以无人机测绘赋能,进行美丽乡村的实景三维数据获取和影像航拍。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富东乡开展活动,“冶言为定”与“推普筑梦乡村”两支志愿服务分队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运用鲜活案例,将政策法规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让语言政策走入寻常百姓家。同时,队员们通过调研访谈,进一步了解村民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情况。
乡村振兴促进团以墙绘提升乡村人居环境(7月10日摄)。
民族团结戍边实践团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到普洱市开展“强边共筑民族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深入多民族聚居地区调研,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习俗与文化,并拍摄原创微电影,调研访谈新时代各族青年一起守望边疆、共同进步的故事,让学生们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们在实践中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
志愿服务分队与村民面对面交流(7月13日摄)。
“红匠行”科技创新研学团则以“红色铸魂”与“匠心筑梦”双线并进,深入昆明4家行业领军企业,通过实地探访,感受企业的先进技术与创新氛围;与劳模面对面交流对话,学习劳模身上的工匠精神与奋斗力量。在此过程中,团队探寻产业创新发展动能,也为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搭建起坚实桥梁,助力培养更多兼具红色基因与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红匠行”科技创新研学团深入昆明4家行业领军企业实地探访(7月14日摄)。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优势,持续动员引导青年学生于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砥砺信念、提升本领、贡献力量。各团队虽使命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目标,用青春力量服务乡村,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