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上帕镇知子洛村海拔2400米的山巅,云雾缭绕间,连片的秦艽、前胡、云木香长势喜人。这片生机勃勃的药田,不仅是返乡青年王星明、丰金才创业梦想的起点,更承载着高海拔山村振兴的新希望。
航拍知子洛村中药材种植基地(8月7日摄)。
2009年,毕业于中医专业、拥有十余年中药材行业经验的王星明,敏锐捕捉到优质秦艽的市场潜力。一次回乡探亲期间,他与合伙人丰金才深入考察了知子洛村的独特环境与气候,一个创业蓝图就此形成:返乡发展中药材产业,让家乡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造福乡亲的“金山银山”。
航拍知子洛村中药材种植基地(8月7日摄)。
两位年轻人的回归,为宁静的知子洛村注入了发展活力。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他们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为当地村民特别是年纪偏大、语言沟通不便的群体,提供了大量“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据统计,基地每年带动周边5000余人次村民就地务工。
王星明正在指导工人们除草(8月7日摄)。
依托福贡县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林下资源以及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他们的中药材产业驶入了发展快车道,怒江福众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也应运而生。
王星明种植的中药材(8月7日摄)。
谈及未来发展,王星明和丰金才表示,基地的核心作用在于示范带动,重点是教会村民技术,最终目标是让村民自己种植,企业负责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把更多的产业红利留在村民手中。(完)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