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8月17日摄)
8月17日,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与开放合作(临沧)专题活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交流专场活动举行,云南省临沧市示范区作为国务院批复建设示范区之一进行成果案例分享。
自获批建设六年来,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坚持以“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实施“五大行动”,在破解资源富集但发展滞后难题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据统计,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获批六年来(2019年—2025年),示范区生产总值增长52%、研发投入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率先完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临沧自愿陈述报告》编制,在联合国官网发布,分享“可持续发展临沧样本”,21个具有临沧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典型经验模式为全球同类地区提供中国经验。
云南省委、省政府把示范区建设纳入临沧“三个示范区”发展定位。临沧市坚持高位推动、政策促动、项目拉动、创新驱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担当推进地方实践,建立“5+X”推进机制,出台《古茶树保护条例》等法规,将示范区建设纳入综合考评、巡察、人大视察和政协议政内容,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闭环。
临沧市推动开放合作稳步发展,瑞丽—孟连高速公路(临沧段)、南涧至云县段高速公路(临沧段)、临沧—清水河高速公路已通车,临清铁路完成勘察设计招标及可研报告编制,凤庆中和机场建成通航;2021年8月成功试通的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已进入常态化、规模化运行;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和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建成4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实现全覆盖,2023年临沧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466名“自然村长”下沉自然村,打通农村基层治理“最后一米”。民族文化“双百”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智慧文旅建设持续推进,“旅居临沧”品牌初具规模。
临沧市累计培育71家高新技术企业、68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建成83个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省级“两类人才”和创新团队实现突破。2180名科技人员、8个科技特派团、9支科技特派队深入8县(区)44个边境村,“院士专家团队+省级科技专家+市县科技服务队+乡土人才”体系,推动特色资源创新利用发展,打通科技惠民“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临沧市将做好示范区建设方案修编及进展评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科技体制改革、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政策试点和示范落地,加快把临沧打造成为“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可操作的“临沧模式”,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实践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