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9月29日电(记者 吴闫)9月27日至29日,“科技入昭·沪滇合作”双招双引(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活动在云南省昭通市举行,多名院士专家、企业代表齐聚昭通,共话交流合作,共谋创新发展。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黄红说,沪滇协作跨越山海、情意绵长,自1996年两地确立对口关系以来,已携手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科技协同创新的领域持续拓展、内涵不断深化。在两地科技合作大框架下,今年已成功举办了10余项系列活动,进一步助力两地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对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全面赋能进一步深化。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尚朝秋表示,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昭通聚集,不仅是昭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优化全省创新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沪滇协作迈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重要体现。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同昭通市一道,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昭通落地转化。
昭通市委书记苏永忠介绍,昭通制定落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9条措施,构建起以“兴昭人才支持计划”为核心的人才引育政策支持体系,借力上海对口协作、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深化与各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去年,云南省第一块光伏玻璃在昭通生产下线,全国第一条“土豆米”生产线在昭通建成投产,科技创新的点点星火,正在乌蒙大地燎原起势。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资源丰富。境内有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座巨型水电站,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2518.8万千瓦,全省排名第一,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0%,是“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重要能源基地。生物资源品质优良,是世界优质天麻种源基地、世界马铃薯高原种薯之都、中国南方最大优质苹果基地、中国高原苹果之城、中国“筇竹之乡”。
此外,随着综合交通体系的加快建设,银昆高速、成贵高铁和在建渝昆高铁等与昭通机场、水富港形成立体交通网络辐射周边,昭通更是云南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链接点。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昭通市高原绿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昭通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咨询暨科技创新项目启动会,昭通市农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昭通市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四个专场活动,发布《高原特色农业与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昭通倡议》。
倡议提出五点内容,一是提高战略认识,凝聚融合发展合力;二是筑牢产业基础,夯实融合发展根基;三是注重业态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效能;四是深化文化铸魂,厚植融合发展底蕴;五是强化政策供给,提升融合发展质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