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费要20多万元,家里实在负担不起了……”
去年4月,迪庆州维西县攀天阁乡皆菊村村民和云(化名)在医院走廊里,拨通了村里“红色代办”志愿服务队的电话。刚被确诊癌症的他,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陷入两难——治,家里就要债台高筑;不治,就要遭受病痛折磨。
电话那头传来坚定的回应:“别着急,我们来想办法。”挂断电话后,红色代办员迅速联系村委会启动帮扶机制,他们协助和云办理低保手续、申请临时救助,全程代办、一路跟进。
从医院回家后不久,和云就收到了4000元临时救助金。最终,2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经过报销,他自己只承担了8万多元。“多亏了他们,真的太感谢了。”他连连说道。
“红色代办”志愿者在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政策(卯副 摄)
这样一支“叫得应、帮得上、办得成”的“红色代办”志愿服务队,到底是什么来头?
“‘红色代办’实际上就像农村网格治理体系中的一支‘轻骑兵’。”维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梁新天这样比喻。这支队伍将党组织的服务优势直通到基层末梢,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解决难题,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力量。
自2023年起,“红色代办”从塔城镇的“试验田”起步,很快推广到全县。各村级党组织牵头组建服务队,广泛吸纳基层党员、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加入,逐渐织成一张“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多元共治”的暖心网。
同时,通过整合村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在村级设立代办站、组级设置代办点,将“红色代办”的服务触角延伸至村组的“神经末梢”。群众笑着说:“以前办事‘跑断腿’,如今动动嘴就到位。”
“红色代办”志愿者帮助群众干农活(卯副 摄)
攀天阁乡皆菊村党总支书记陈维亚介绍,“红色代办”主要干四件事:宣传政策、收集民意、调解矛盾、事务代办。其中,“事务代办”最受群众欢迎。仅去年一年,皆菊村志愿服务队就完成了80多件代办事项。小到代买日用品、代缴医保,大到申请救助、办理证件,只要群众开口,他们就尽力帮忙。
“快”,是他们赢得群众信任的关键所在。
梁新天介绍,通过“群众吹哨、支部派单、党员接单、上门服务”的响应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响应群众诉求。此外,“红色代办”还推出“心愿清单”和“销账清单”,群众“点单”、党员“销单”,形成服务闭环,让每一个需求都能得到反馈。
“自从有了‘红色代办’,村里工作好开展多了。”陈维亚感慨地说,以往村委会人手有限,面对群众需求常常力不从心,如今有了这支“轻骑兵”,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都大幅提升,乡村的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如今,维西县的“红色代办”已实现县、乡、村、组四级联动,已建成村级代办站69个、组级代办点906个,覆盖所有村组。累计办理事项1.2万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