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7日云南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攻坚行动(以下简称“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各级公安交管部门织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网,细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出实招、亮新招,全省农村地区亡人道路交通事故和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5.31%、46.32%,取得阶段性成效。
统筹推进,源头治理除隐患
百日攻坚行动的号角一响,各地、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各州(市)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制发方案,省级责任单位专题研究、细化措施,合力推动百日攻坚行动各项目标任务稳步向前。
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对19个红色等级乡镇指定省直单位帮扶指导、181个红色等级乡镇指定市级帮扶指导。
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让百日攻坚行动相关工作有序推进。“三见面一建档”落地落实,签订承诺书2.53万份,“一标三实”录入重点车辆信息1.48万条。

公安交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排查隐患(资料图)。
为从源头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交通运输部门今年投资3.43亿元,完成3745.698公里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对“十四五”期间农村地区较大事故点段生防工程建设情况复盘治理42处。
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联合交通运输部门排查治理2024年以来发生过亡人事故的129处库外道路,排查治理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点段隐患218处,对排查发现的104处隐患公路点段安装柔性隔离设施。在部分州(市)安装7公里回收再利用的波形护栏,用小投入消除大隐患。
强化管控,重点整治降事故
强化路面执法管控,是预防事故有效、直接的手段。百日攻坚行动中,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常态保持高压严管态势,紧盯农村地区突出违法行为,全面强化重点时段、路段管控力度,查处农村道路交通违法38.55万起。今年以来,农村地区因酒驾醉驾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引发的亡人事故同比下降29.39%。

公安交管部门“送考下乡”(资料图)。
同时,公安机关加强农村地区轻型货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摩托车、面包车隐患排查,严防车辆带“病”上路。为方便村民及时检验车辆,公安机关开展摩托车“检验下乡”办理业务3.59万笔,并持续推进“送考下乡”,为群众能持证上路提供便利。
走心普法,宣传教育“零距离”
要织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网,宣传教育不能缺位。全省公安交管部门持续推动交通安全文明出行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建设更新行政村墙体标语4154处,村口提示标牌11960处,更新农村学校、幼儿园宣传栏5210处。运用11.8万个农村应急广播每周开展2次交通安全宣传提示,向农村群众推送安全提示信息8.3万条。

粘贴交通安全宣传海报(资料图)。
让乡亲们看到、听到交通安全提示是第一步,如何让他们听进去、记得住才是关键。云南省公安厅交管总队依托“美丽乡村行”巡回宣传活动,翻山越岭将“热乎”的交通安全知识送到高山峡谷、雪域高原,怒江、迪庆、昆明嵩明三场活动现场惠及1800余人,同步开启的直播活动吸引了5.4万人次观看,互动总数50.3万次,累计触达123万余人次。
全力救助,为生命安全托底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对于农村地区遭遇交通事故的受害家庭无异于“雪中送炭”。在省级部门联合推动下,全省1336家乡镇中心卫生院被纳入救援体系,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切实帮助到越来越多的家庭。百日攻坚行动以来,各地垫付救助金152.19万元。今年以来,全省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死伤比同比下降21.22%。

红河交警发放救助金(资料图)。
红河交警针对辖区摩托车保有量大、事故多发、伤亡率高,且普遍存在未购买保险、救治理赔困难的问题,联合多部门构建30分钟急救服务网络圈,全州有14家医疗机构为“道路交通事故重伤员急救绿色通道医院”,实现了13县市全覆盖。
冬日临近,百日攻坚行动的步伐继续踏实向前迈进,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将紧盯岁末出行安全重点,强化部署推进、精准防控风险,全力守护群众平安出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