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1/06 11:37:34
来源:保山市委依法治市办

同心共绘新时代保山法治新画卷

字体:

  “十四五”期间,保山市坚持压紧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推动法治建设全面提速,全市法治建设群众综合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

  立法“规”市 良法护航发展

  《保山市和顺古镇保护条例》的扉页里,写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初心,也藏着古镇居民守护乡愁的愿景,该《条例》自2021年施行以来,为古镇保护提供了更可靠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使古镇保护与开发日益优化、传统文化传承不断发展。《保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则如城市的经纬,将“文明养犬”和“垃圾分类”等民生细节纳入规范,让法治理念浸润人心,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在法治轨道上助力保山实现“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

  保山市构建了“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政府年度立法计划和人大立法计划对接统筹机制,以及与政协立法协商对接机制,积极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咨询基地、市人大咨询专家库作用,通过“小切口”立法解决民生“大关切”,“十四五”期间,与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的4部地方性法规先后施行,交出了“良法善治”高质量答卷。

  执法“强”市 建强法治政府

  2025年秋天,“火烧咖啡”把保山小粒咖啡的醇香“烧”向了全国,“咖叔”的出圈,是保山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的生动注脚,其中,保山公安打造的“咖啡警务”模式,着力构建了“行政监管查处+刑事司法打击”无缝衔接、双向支撑的保护屏障,在全市81家咖啡企业建立驻企工作站,实行“一企一警务联络官”制度,2025年以来,保山公安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129次,让企业告别“多头检查”的困扰,将全市11家咖啡龙头企业纳入治安重点单位,用法治为保山小粒咖啡产业“提神续航”。

  “咖啡警务”作为保山市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缩影,体现的是政府将执法的力度和温度融入涉企服务的细节。“十四五”期间,政府职能持续转变,“保‘政’满意”政务服务品牌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服务企业特派员制度深入实施,815名特派员化身企业专属管家,精准对接1544户企业,深化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综合查一次”改革,要求入企检查时服务企业特派员务必到场,对行政处罚裁量权进行规范,通过“规范执法+深化服务”组合拳,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力。2025年以来,全市减少重复检查1358场次,企业迎检负担显著减轻,做到了让法治化营商环境这一“软实力”成为企业发展的“硬支撑”,用法治助力全市经济稳步前行。

  普法“润”市 维护和谐稳定

  “村里有山林土地纠纷,我们就向镇里‘点单’,司法所马上就来调解,还顺带普法,矛盾很快就化解了。”龙陵县龙山镇村民的话语,道出了“四单工作法”的实效。“十四五”期间,保山市扎实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创新推行“村社点单、乡镇派单、部门接单、队伍领单”模式,有效推动法治宣传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将普法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让法治理念在边疆村寨生根发芽、在基层千家开花结果,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升。

  “八五”普法春风化雨,基层治理润物无声,“四单工作法”的有效运用只是普法成效一隅。“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期间,法律服务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高黎贡山生物生态“五种保护模式”不断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一老一小”权益保护持续升级,创新成立“养老法律顾问团”,建成全省首家公办九年一贯制全寄宿小班化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示范性学校(保山市汉营润泽学校);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关注帮扶’预防化解家庭纠纷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全国推广,刑事发案率和信访总量实现“双下降”;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持续提升,2021年以来,公共法律服务评价满意率始终保持99%以上。

  展望“十五五”,保山将锚定法治保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目标,凝心聚力,奋勇向前,推动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完)

【纠错】 【责任编辑:徐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