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1/13 18:17:55
来源:寻甸县投资促进局

云南寻甸:用好“专班”金钥匙 打开招商新大门

字体: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投资促进局(以下简称“寻甸县投促局”)着力打造区域“服务高地”与“产业生态”新优势,向系统化的服务能力与产业生态构建延伸。在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过程中,寻甸县投促局探索实施“专班服务”机制,推动服务模式从传统的“企业跑”向主动的“政府跑”转变,以专业、高效、全程式的服务赋能企业落地与成长。

  今年5月,寻甸县首个共享储能项目——总投资5.4亿元的寻甸凌伟储能有限公司储能电站正式并网投产。从2024年12月备案到正式开工,再到并网发电,仅用时5个月;而其主体施工时间,更是压缩到3个月。

  “寻甸速度”的背后,是寻甸从“引项目”到“建生态”的升维。寻甸正以“风光储”一体化为抓手,打造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寻甸凌伟储能有限公司储能电站监控室(资料图)。

  补链:从“单点开花”到“生态闭环”

  寻甸县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过去数年,一批批新能源巨头纷至沓来,在寻甸的高山河谷间,竖起风机,铺开光伏板。

  “风光”项目“单点开花”,为寻甸奠定了绿色能源的“生产端”基础。然而,风电和光伏的间歇性、波动性,也给电网的稳定消纳带来了挑战。

  2024年底,寻甸县成功引进总投资5.4亿元的寻甸凌伟储能有限公司储能电站项目。作为昆明市率先并网运行的储能电站,该项目占地42.99亩,装机规模达200兆瓦/400兆瓦时。

  “我们就像一个巨大的‘超级充电宝’。”在项目现场,寻甸凌伟储能有限公司储能电站工作人员周中祥介绍,储能电站由一座综合楼控制室、220千伏升压站、220千伏线路和80套电池仓40套PCS变压器一体机组成。 “在用电低谷时,我们把马路坡光伏电站等新能源场站的多余电量‘充’进来;到用电高峰时,再稳定地‘放’出去。”

  这个“超级充电宝”的作用立竿见影。它不仅能实现电网的“削峰填谷”,极大提升新能源的消纳率,还开辟了新的商业模式。

  周中祥表示,除了赚取峰谷电价差,电站的“容量租赁”服务也极具价值:“新建的新能源项目不必自己建配储,可以直接租用我们的容量。”寻甸县新能源产业从“风光发电”的单一环节,迈向了“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生态闭环。这关键一环,让寻甸的“绿电”更具价值,也为下一步吸引高载能的“绿电应用”企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速:“3个月完工”背后的“寻甸服务”

  “2024年12月4日备案,2025年3月正式动工,5月31日并网投运。”周中祥对这个时间表如数家珍,“3个月的施工时间,我们完成了全部电站建设,这在行业内是罕见的。”

  同时,国投云南新能源有限公司的4个光伏项目(竹园沟、梳山、石崖、白石岩)也正在全速推进。项目总装机495兆瓦,计划于2025年12月30日前实现首批方阵并网。

  “速度”的背后,没有“奇迹”,只有“服务”。

  “我们项目自备案以来,政府专班就全程精准服务。”周中祥说,从前期手续,到园区协调,再到解决线路征地,都有专员对接。专班工作人员让“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周”,办手续基本“跑一次”就办结。

  国投云南新能源有限公司张祥伟对“寻甸服务”同样感触颇深:“项目涉及的林草地批复是前期工作的难点。专班工作人员为了我们的审批材料,经常加班加点到晚上八、九点。这种敬业精神让我们非常感动。”在土地协调方面,项目9500亩的规划用地涉及多个乡镇。专班工作人员经常早上六七点钟就带着他们和村委会的人一起到山上同农户测量、协调,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从“企业跑”变为“政府跑”,从“保姆式”服务到“专班式”推进,寻甸县用“辛苦指数”换来了企业的“满意指数”和项目的“落地指数”。

  张祥伟直言:“从指标落地到审批协调,政府专班‘有担当、有作为’。这里的营商环境非常好。”

  聚链:“风光储”一体化的蓝图

  “寻甸速度”和“寻甸服务”正在产生“磁吸效应”。

  “我们首批光伏项目进展顺利,所以我们正计划利用现有的厂区道路和升压站,在厂区空白区域规划新的风电项目。”张祥伟介绍,与此同时,配套的储能也已完成场平。公司要做“风光储一体化”,充分利用资源,节约土地。“风光储”产业集群,将成为寻甸继煤磷化工后的又一核心支柱产业。这个“绿色引擎”,正吸引着下游的“绿电铝材”、大数据中心等高附加值产业的目光。

  从风电到光伏,再到智慧储能,寻甸县抓住了能源转型的机遇,以一流的营商环境育产业、聚生态,让“风光”无限的山水,真正“链”起了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完)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