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林间沃野 “贷”动林下生“金”-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1/18 18:47:14
来源:云南农信社

滴灌林间沃野 “贷”动林下生“金”

字体:

  云南省依托可充分利用和限制利用林地面积,大力发展中药材、野生菌、林下养殖等产业,林下经济产业产值超千亿元。在这片绿色沃土上,云南农信系统精准对接林下经济发展需求,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体系,破解林下经济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将信贷资源化作滋养“绿水青山”的养分,为全省林下经济和中药材产业等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产品创新 精准滴灌林下产业

  林下经济主体常面临缺乏传统抵押物、生产周期长、回款慢等融资痛点。针对这些难题,云南各地农信机构因地制宜创新信贷产品,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工作人员查看植物长势(资料图)。

  在楚雄,云南农信加强政银协同,精准对接林下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难题,创新推出“威楚·惠林贷”专属信贷产品。这款产品覆盖林下种植、养殖、采集、森林景观利用等全链条多元业态,充分考虑了林下种植养殖周期长、回款慢的特点,不仅贷款期限灵活,还提供优惠利率,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云南农信还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简化流程,让企业和农户能快速拿到资金,真正把金融“活水”引到林下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化解“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楚雄州林地面积广阔,发展林下经济条件优越,也催生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在楚雄州姚安县,云南农信创新推出“林花贷”,针对林下花卉生长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等特点,创新担保方式和循环贷款模式,并率先试点“林花险”,构建起全产业链风险保障体系。一家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首笔“林花贷”资金支持,顺利完成200余亩食用玫瑰种植,“有了贷款支持,投资没有压力,自己可以一门心思搞发展了。”企业负责人说。

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资料图)。

  武定县的“林下养鸡”、南华县的“林下菌”、双柏县的“林下中药材”、元谋县的“林业碳汇开发”……这些模式频频“出圈”,成为“两山”转化的生动实践。而云南农信始终紧跟步伐,为楚雄州林下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产品矩阵 精准赋能区域重点产业

  文山州生产三七,而文山市三七全产业链产值已超百亿元。但三七种植周期长、投入大,不少种植户常面临资金难题。2023年以来,云南农信构建“整村授信+特色产品”服务体系,推出“三七仓储贷”“金七贷”等专项产品,精准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

  助力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云南农信不仅是“输血者”,更是“搭桥人”。通过建立“银行+企业+农户”三方联动机制,形成“种植户到中药材企业”的链式服务理念,打造“从一颗三七种子到一瓶三七深加工产品”的信贷服务。云南农信多次牵头组织三七产业对接洽谈会,邀请当地知名药企及种植户开展座谈交流,促成多家农户与企业签订长期订单。

种植户向工作人员介绍情况(资料图)。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特点,金融支持不可或缺。”云南某制药公司是一家集三七种植、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制药企业,也是文山唯一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云南农信的贷款支持为该公司生产经营和研发创新注入源源动力。

  未来,在向新而行的道路上,云南农信将继续坚持支农支小定位不动摇,全力支持文山三七产业发展。

  精准服务 解锁道地药材“致富密码”

  沾益的滇黄精、会泽的当归、师宗的重楼……云南省曲靖市作为全国重要的道地药材产区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万寿菊加工基地、一年生当归种植基地和银杏连片种植基地。在曲靖市推动道地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云南农信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在曲靖市沾益区,云南农信工作人员深入银杏标准化种植基地,了解种植户和企业的资金需求,及时送上信贷支持。通过林下经济作物贷款产品,云南农信帮助种植户和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推动银杏种植走向规模化,带动当地百姓就业增收。

工作人员了解种植户金融需求(资料图)。

  从连片种植银杏,到建成3条国际领先的植物提取生产线;从林下套种药材,到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园——云南农信的金融支持,让曲靖市银杏产业实现从“叶子”到“药品”的价值飞跃,年产值达5.66亿元。

  在推动当地道地药材产业发展中,云南农信还开辟新种植户贷款“绿色通道”,实行“优先调查、优先审批、优先放款”,通过“无还本续贷”减轻农户还款压力,通过整村授信降低融资门槛与成本,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金融纽带 促进联农带农富农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低纬高原,药用植物资源富集多样,具备发展中药材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云南农信在红河深入组织开展“红河金纽带·联农共振兴”特色产业支持行动,对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支持,促进联农带农机制更加稳固。

  屏边苗族自治县是首批“云药之乡”之一,砂仁在屏边种植面积近20万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云南农信深化与砂仁产业链龙头企业协同合作,构建“企业+金融+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满足中药材产业“种植—收储加工—销售”全链条金融需求,积极争取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创新推出砂仁、小黄姜等中药材专属信贷产品,精准对接农户种植资金需求,累计支持87户加工企业,形成“企业发展+农户增收”的良性循环。

工作人员和种植户交流了解种植情况(资料图)。

  在红河州泸西县,云南某生物科技公司是灯盏花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在企业扩大种植规模、急需周转资金的关键节点,泸西县联社积极探索推进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主动为该公司争取到云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零费率”政策性担保政策,解决了企业缺少抵押物的难题。通过该公司推荐的合作名单、提供交易资金流动数据,配套“兴农贷”贷款产品,向其下游50余户灯盏花种植户全覆盖授信,实现信贷支持、优惠利率和特色金融服务向全产业链延伸。

  一片片林下沃野,正成为云南农民新的“聚宝盆”。在这背后,是云南农信以精准信贷服务为林下产业注入的金融“活水”,是以中药材等产业为“小切口”助力“1+10+3”特色产业“大发展”的实践探索。云南农信将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动金融资源向林下聚集,为生态富民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金融动能。(完)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