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1/27 08:58:37
来源:新华网

厨房变课堂,云县这所小学的劳动课“真香”!

字体:

  近日,走进临沧市云县第二完全小学的“雪堂炊趣”学厨基地,一派热闹景象映入眼帘:孩子们围在灶台边,有的在忙着洗菜、切菜,有的在淘米煮饭……动作虽稍显生涩,却在分工协作中配合得格外默契。在这里,厨房变成了孩子们学习劳动技能、感悟生活的生动课堂,一堂堂充满烟火气的劳动课正热气腾腾地开展。

学生们在厨房尝试着做菜。

  “油热到冒小泡再下蛋液,快速翻炒才嫩;青菜水开下锅,煮两分钟就脆嫩。”课堂上,老师穿梭在各小组之间,手把手地指导孩子们把控烹饪细节,将生活知识与劳动技巧融入每一句耐心的叮嘱。随着葱段入锅,滋滋声响中,金黄的炒蛋裹着翠绿的葱段,诱人的香气瞬间弥漫在整个厨房。另一边,清水沸腾后下入青菜,菜叶渐渐舒展,清亮的汤色让人垂涎。当亲手制作的菜肴摆上桌,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品尝着自己付出后收获的香甜。

  “雪堂炊趣”学厨基地,是云县第二完全小学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该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方针,不仅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和劳动周,保障学生必要的劳动实践时间,还精心打造了“耕读乐园”农普基地与“雪堂炊趣”学厨基地,为劳动教育搭建起多元化平台。

  “我们开发这些基地,是为了整合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统筹规划的思维,以及安全防范、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劳动教育有更多载体、更丰富路径。”校长饶红兵介绍,学校通过打破学科壁垒与活动边界,推动劳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深度融合,让劳动成为五育融合的天然纽带与实践载体,构建起“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的协同育人模式,使劳动真正成为滋养学生思想道德的“活教材”。

一位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炒菜。

  在老师石定彩眼中,这方烟火小厨房是一堂隐形的“成长课堂”。她坦言,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的成长远比学会一道菜更珍贵:煮烂过米饭,才深刻理解“耐心观察”的重要;炒坏过菜品,才真切明白“步骤有序”的关键;洗过油腻的碗筷,才真正体会父母日常家务的辛劳。“我们教孩子们烹饪,本质上是教他们在烟火气里热爱生活。看着他们从‘手足无措’到‘熟练操作’,眼里满是自信与快乐,这便是这门课最大的收获。”

  “我非常喜欢这节劳动课,在这里,我学到了做饭、洗菜、洗碗等生活技能,体会到了自主做饭的乐趣,更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学生朱可馨的话语里满是欢喜,“通过劳动,我也真正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艰辛和不易,让我更加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在云县第二完全小学,厨房变课堂的实践,让劳动教育从课本走向生活。这堂课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热爱生活、尊重劳动的种子,也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滋味。(黄安琪 蒋语菡)

【纠错】 【责任编辑: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