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来50个馒头!”一大早,馒头店前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买那么多吃得完吗?”“我们是去喂海鸥,那么多张嘴,还怕吃不完?”老人一边说,一边麻利地收拾起馒头往外走,“今天去工人疗养院,那里喂的人少,海鸥们饿得很!”
这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妇,丈夫名叫张恒礼,妻子名叫王鉴沔,30多年来他们一如既往地关爱、呵护着红嘴鸥,昆明人称他们为“爱鸥夫妇”。
“专职喂鸥”:风雨无阻,浑身湿透了还在坚持投喂
和红嘴鸥一样,张恒礼、王鉴沔夫妇也是从外地远道而来的。1965年,张恒礼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中科院来到昆明工作,第二年王鉴沔也跟随丈夫来到昆明工作和生活。
春城宜人的气候、美丽的环境,让两个外乡人渐渐喜欢上了这里,而红嘴鸥的到来,更给他们带来了不少乐趣。张恒礼回忆,自1985年开始,他和妻子在工作之余就总会带上馒头,到南太桥去喂红嘴鸥,退休后空闲时间多,去投喂的次数就更多了!
而2005年的一场“意外”,则让张恒礼夫妇由“业余喂鸥”转为了“专职喂鸥”。“那一年因为暴发禽流感,很多人都不敢再去喂红嘴鸥了。有一天非常寒冷,天还下着雨,我在翠湖公园看到小家伙们没人投喂,非常饥饿、非常可怜,我就坐不住了!”张恒礼回到家中叫上老伴,两人买了好多馒头和面包去投喂,但对于数量庞大的海鸥而言,仍然是杯水车薪。正在发愁之际,一位爱鸥人士告诉张恒礼,昆明鸟类协会在圆通山办了一个鸥粮厂,加入协会就可以免费领取鸥粮投喂,但喂鸥工作完全是义务的,没有一分钱工资。
“海鸥能吃饱就行,还要什么工资啊?”二话没说,张恒礼和王鉴沔便加入了鸟类协会,开始“专职喂鸥”。王鉴沔回忆,她和老伴总是天不亮就出门,到圆通山领鸥粮,“一袋鸥粮有20多公斤重,我坐公交车带两袋,老伴骑摩托车绑两袋,虽然很重,但天冷下雨我们都还要再多争取一袋,就怕海鸥饿着!”
带着鸥粮,两位老人来到负责的海埂大坝片区,开始投喂湖面上成群的红嘴鸥,这一喂就是好几年。“基本上每天都去,风雨无阻,甚至春节都还去投喂过!”王鉴沔回忆,在与海鸥相伴的岁月里,她和老伴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劳累,“经常忙着喂海鸥忘记吃午饭,回到家都三点多了才随便弄点东西吃!还有时候下大雨也顾不得打伞,浑身湿透了还只想着喂海鸥……”
直到鸥粮制作和投喂的工作全部转到林业部门,张恒礼、王鉴沔夫妇才从“岗位上”退了下来,重新回归“兼职喂鸥”。
“花式”救鸥:有哭有笑还有点囧,只为助小精灵重展双翅
多年来,除了投喂红嘴鸥外,“爱鸥夫妇”张恒礼、王鉴沔还参与了环志、数量统计等多项工作,碰到受伤的红嘴鸥,他们更是义不容辞地尽力救治。
“前几年吧,我看到一只海鸥的脚被鱼线缠住了,飞不起来,情急之下我就跳到大坝下面,扒着斜坡的边缘帮它剪断鱼线。谁知道下去容易上来难,怎么也爬不上来,后来还是大坝上的游客把我拉了上来!”说起救助红嘴鸥,张恒礼最先想到的是那次有些“囧”的经历。一旁的王鉴沔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我那时候更好笑呢,看到受伤的红嘴鸥漂在水面飞不起来,我就去求开快艇的救它们,坐在快艇上,我抱着受伤的红嘴鸥一路都在哭,现在想想还真是有点不好意思呢!”
有好几次,遇到受伤飞不起来的红嘴鸥,王鉴沔就和老伴商量,干脆把“伤员”带回家养起来。“给它们涂药水,喂小鱼小虾,慢慢康复了再带到海埂大坝上去放飞。”王鉴沔说,有一次放飞伤好的红嘴鸥,小家伙飞起来后还几次回过头来看她,“它也知道是我救了它,也舍不得我!”
温情接力:“爱鸥夫妇”背后是一城人的呵护与守望
尽管已经从“专职喂鸥”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尽管已是70多岁高龄,但张恒礼、王鉴沔夫妇对红嘴鸥的关爱仍不减分毫,他们经常自己掏钱,一买就是五六十个馒头,或者好几公斤鸥粮,去喂食海鸥。而两位老人对红嘴鸥的关爱也感染了家中的小辈们,一到周末,女儿、女婿、外孙女便会买足鸥粮,一家人开车到渔港、工人疗养院等海鸥聚集却又少有人喂食的地方进行投喂。
实际上,“爱鸥夫妇”只是春城昆明呵护守望红嘴鸥的一个缩影,“海鸥老人”吴庆恒、“海鸥守护者”刘震、“船屋奶奶”杨水兰、“海鸥食堂掌勺人”赵刚……每一个平凡而动人的故事,都在诉说着红嘴鸥与昆明的“全城热恋”。
自1985年红嘴鸥造访昆明以来,30多年里昆明人一直友善地接纳、真诚地关爱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小精灵们。30多年的相守,红嘴鸥们早已把春城昆明认定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红嘴鸥也已成为这座西南名城一张靓丽的名片。而关爱红嘴鸥、永远留住红嘴鸥,更早已成为昆明人共同的坚守和心愿,正如张恒礼在一篇文章里写的那样,“红嘴鸥是大自然赐给昆明人的福气和生活中的活力——我已与红嘴鸥相约,不离不弃,直到永远。”(完)(念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