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微纪录·云南故事】文物医生:穿越古今为珍宝“疗伤”

2018年04月24日 08:24:31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4月24日电(念新洪 丁凝 马航 潘越)“神秘”“高冷”“遗世独立”,是一般人对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看法,其实通俗来讲,他们的工作与医生有着不少类似之处,只不过接手的“病人”是年代久远的文物。在云南省博物馆,就有这样一群文物医生,他们穿越千百年,为一件件珍宝“疗伤”。

云南省博物馆技术部工作人员对一尊木雕佛像做细致的清洁工作。新华网 潘越 摄

  这群“医生”很特别,穿越千百年为文物“疗伤”

  “这里和外面完全是两个世界!”穿过云南省博物馆背后的草坪,进入到地下一层的技术部,唐永宏不禁打了个哆嗦,“下来就觉得冷!”事实上,不仅温度比外面低了好几度,与展馆内熙熙攘攘的场景相比,这里鲜有人至,安静清冷了许多。

  类似手工作坊的大通间里,进门便可看到一张长桌,桌上除了大大小小的刷子、锉刀、颜料、化学试剂等用具外,还有手术刀、洁牙机、化妆棉等稍显“奇特”的工具。虽然是大白天,但桌上的几盏灯都亮着,几名身穿白色或蓝色大褂的工作人员坐在桌前,各自于灯下专注地修复着手上的青铜器。唐永宏走到工作室靠窗的一侧,稍稍活动一下筋骨,穿上蓝色大褂,坐到一尊近1米高的木雕佛像前,开始了细致的清洁工作。

  唐永宏所在的云南省博物馆技术部成立于2005年11月,目前共有9人,主要负责对本馆文物进行本体保护修复和预防性保护,也承接省内外其他文博单位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自成立以来,技术部保护、修复的文物已达5000多件。

  “神秘”“高冷”“遗世独立”,是一般人对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看法。而在有着30多年文物保护修复经验的技术部主任沐蕊看来,博物馆的文物保护系统就像一家“医院”,文物保护工作者就是这里面的“医生”,为一件件珍贵的文物“疗伤”。

“文物医生”在为一件青铜器“疗伤”。新华网 马航 摄

  给文物“治病”,要心怀敬畏更要耐得住寂寞

  “你们用馒头来做木雕的清洁工作,这个挺好玩的……”采访中问及文物修复中的趣事,记者一度被沐蕊礼貌地打断。她解释,选择馒头作为清洁材料,是因为它能有效吸附灰尘,且不会破坏表面的鎏金。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好玩”是公众的一种直观感受,但如果用来说文物保护工作者就不恰当了,“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谨小慎微的,从来都没有轻松、好玩可言!”

  一般人眼中的文物修复工作大都聚焦在“修”这个环节,事实上,在动手之前,技术部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包括给文物拍照、称重,对其成分、锈蚀程度、附着物进行检测等,建立起详实的“病历本”,再以此来分析该件文物的病害,进而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法。

  进入动手环节,则更是一个“戴着脚镣跳舞”的过程。修复工作不仅要想方设法把残破的文物复原成完整的器型,动手时还要遵循“修旧如旧”“保持原状”“最小干预”“可逆或可再处理”等多项原则。通俗来讲,就是既要缓解文物病害,又不能过度治疗。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同文物的“度”又各不相同,这不仅需要修复人员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他们在操作时认真、严谨、慎重。

  因为工作的严肃性和复杂性,文物修复花费的时间往往要比想象的长得多。采访当天技术部正在修复的文物中,一件精美的青铜马珂尤为引人注目,负责修复的工作人员许晖介绍,就是这么一个手机大小的青铜器,光是除垢、除锈,他就已经做了4天,“表面有鎏金,为了不破坏它,只能用手术刀和棉签蘸涂软化剂一点点小心地来弄。”

  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长达30多年的沐蕊告诉记者,清洁还不是最耗时的,青铜器修复中最耗时的是变形器物的矫形,今天矫一丝、明天矫一丝,有时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书画、陶瓷、木雕、漆器等文物的修复也各有其繁难和复杂之处。“没有足够的耐心、没有坐冷板凳的决心,是无法坚持下来的!”

“文物医生”细致地去除青铜器表面的污垢和有害锈。新华网 念新洪 摄

  文物医生不只是敲敲打打、修修补补的“小工匠”

  在云南省博物馆“青铜时代”展厅的中心展线上,包括镇馆之宝“牛虎铜案”在内的4件珍贵文物有着自己特制的“房间”——防震型智能展柜。

  肉眼看上去,与普通展柜相比,智能展柜四周的玻璃异常通透,人站近了也不会映出影子来。技术部工作人员徐栋介绍,4个展柜都采用了低反射玻璃,大大提高了观赏效果。除此之外,智能展柜还有诸多肉眼看不到的“玄机”——展柜下方安装有防震台,5级以上地震便会自动解锁,保护文物不发生倾倒;此外展柜下方还安有小型智能设备,不仅能调节湿度、净化空气,还能监测展柜内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含量等,工作人员在手机上就能实时获取数据,进而做出相应调整,为文物提供更适宜的保藏环境。

  该智能展柜在国内各大博物馆中尚属首家使用并申请了专利。事实上,不仅是智能展柜,长期以来云南省博物馆做了大量的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与修复相比,保护工作同样重要,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近年来随着各类文博节目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文物保护工作,但大家的聚焦点往往停留在“修复”环节。采访中沐蕊指出,这种看法其实是很片面的,博物馆的文物保护是一个系统工作,修复只是里面的一小块,“就像一家医院,里面有做手术的,但也有负责检查、开药、打针、做康复保健的等等。”

  同样,对于不少人将文物保护工作者等同于敲敲打打、修修补补的“小工匠”,沐蕊认为也是不恰当的,“文物保护工作需要一系列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知识作为支撑,文物保护工作者不仅仅是工匠,也是科技工作者、研究者。”

  当然,无论是做修复还是保护,文物医生都是一份意义非凡的工作,“我们的工作虽然做在当下,但触摸的是过去,指向的是未来。让文物价值熠熠生辉的过程中,我们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体现。”沐蕊说。(完)

云南省博物馆内,暗藏“玄机”的智能展柜。新华网 丁凝 摄

 

 往期回顾:

  【微纪录·云南故事】康复村

  【微纪录·云南故事】老人与鸥

  【微纪录·云南故事】从小李到老李 漫画家李昆武笔尖的众生百相

  【微纪录·云南故事】一个都不能少

  【微纪录·云南故事】一个人的山林

【纠错】 [责任编辑: 胡安琪]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01313712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