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摸黑走夜路”的贫困边寨,如今旧貌换新颜。(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新华网昆明9月26日电(罗春明 赵普凡)老寨村地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是一个边境群山中的壮族村寨,全村24户98人。和其他沿边村寨一样,贫穷是这里长久以来最深的烙印。
时光荏苒,如今的老寨已然难寻穷困的印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华网记者走进老寨,去记录这里的日常,探寻这里发生的故事。
侯兴平今年79岁了,四个孩子都已成家在外务工,他和老伴兰廷菊留在村里安享晚年。由于年事已高,侯兴平早已不再做农活,每天坐上电动轮椅到村里走走看看,是他现在的日常生活。
“以前都是茅草房,只有一条能走拖拉机的土路。”走在平坦宽阔的村道上,侯兴平为记者讲述着往事,“吃不饱饭,到山上抓小老鼠回来烧着吃。”
吃不好、穿不暖、住得差,是侯兴平刻骨铭心的记忆。而作为土生土长的老寨人,他见证着这些年寨子的变化。
2015年,云南省将老寨村列为“沿边三年行动计划”省级试点村,整合投入专项资金871万余元,青石板铺设的道路通村达户,太阳能路灯从村头布到村尾,水电路、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实现了“五通”,昔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摸黑走夜路”的贫困边寨,如今宛如花园。
侯兴安在自家百香果园里劳作。(新华网 赵普凡 摄)
相比侯兴平的闲适,侯兴安则要忙碌得多。侯兴安是侯兴平的弟弟,比哥哥小12岁的他,身板还很硬朗,仍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大早,他就在自家百香果园里忙开了。
侯兴安家的百香果园有14亩,是今年年初在政府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政府免费帮我们打好桩、拉好线,提供苗木,每亩还有800元的补助。”
果园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收益。除了合作社保底收购以外,侯兴安还会用三轮车将果子拉到附近集市上卖,这样价钱会更高一些。他估计,今年能有三四千块钱的收入。
和祖祖辈辈的老寨人一样,侯兴安以前也种植玉米、稻谷,却只能勉强糊口。这些年,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帮助老寨发展起了百香果、火龙果、香蕉等经济作物种植。“政策越来越好,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侯兴安边干活边对记者说。
侯兴安在果园里劳作着,而村民小组长张武荣也骑上摩托车喜滋滋地到寨子边的景区上班了。
村民小组长张武荣骑上摩托车到寨子边的景区上班。(新华网 赵普凡 摄)
麻栗坡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2013年开始发展红色旅游,老寨村就位于当地开发的“英雄老山圣地”景区内,这让村民有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
张武荣在景区谋了一份保安的工作,负责治安巡逻、引导游客停车,上班一天、休息一天。对于半辈子耕田种地的张武荣来说,这份工作显得很轻松。
张武荣25岁那年到老寨做了上门女婿。在他的记忆里,最困难的时候,连磨面的两块钱电费都拿不出来。如今,在家门口就业,每个月有2200元的收入,挣钱、农活两不误。他还盘算着把自家土地种上火龙果,攒点钱再买个小车,“进城也方便些。”
50年前在茅草房里结婚,50年后侯兴平和老伴筹划着要开乡村旅馆。(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从村里转悠回来,侯兴平和老伴聊起了结婚的往事。对于金婚的两位老人来说,过去的日子充满了艰辛与不易。
“除了一床被面是新的,其他都是旧的。”看着穿着有破洞的衣服拍的结婚照,两位老人感慨不已,“结婚的新房都是茅草房。”
50年前在茅草房里结了婚,后来茅草房变成了瓦房,到2017年初,又搬进了现在的新房,侯兴平一家住房的变迁,也是老寨村民住房改善的缩影。在“沿边三年行动计划”省级试点村建设中,通过政府补助、贴息贷款和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老寨家家户户盖起了统一规划的小楼房。
随着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景区与周边村寨融为一体,地处景区核心区的老寨,也成了游客体验农家生活的典型村寨。村里游客越来越多,这让侯兴平萌生了新的想法,他打算把房间改造一下,时机成熟后就把孩子们叫回来,开一家乡村旅馆。这也是他和老伴现在最大的心愿。
无论是侯兴安的果园、张武荣的新职业,还是侯兴平的乡村旅馆,都是这个边寨沧桑巨变的印记。在老寨采访期间,村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赶上了好时代。”和中国众多沿边村寨一样,老寨在时代大潮中变迁、前行,孕育着希望,收获着幸福。(完)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