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丽江古城向西,50多公里,行至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登高望远,“长江第一湾”赫然就在眼前。与“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同样令人惊叹的,是江边绵延数百里的柳林,它们如同一条绿色的飘带。
人们惯常说“无心插柳柳成荫”,但金沙江边郁郁葱葱的柳林,却凝聚着几代“有心人”的汗水和心血。石鼓镇林业工作站站长和朝明,就是“有心人”里的中坚力量,8年来,他带领群众在江边种下10万余株柳苗,用一抹抹新绿,为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添砖加瓦”。
和朝明在金沙江边的柳林中查看柳树生长情况(摄于4月22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有心插柳”10万余株
4月,几场小雨下过,和朝明盘算着再组织一次种柳。早在今年1月,他就地取材,已砍好了大量柳枝,并泡到江水中,使其充分吸收水分,长出根系。泡好的柳苗,植树节前后种了大部分,眼下还剩一批。
今年40岁的纳西族汉子和朝明,是土生土长的石鼓人,本职工作是护林防火。2012年,他组织林业系统的党员在金沙江边试种了100多株柳苗,成活率还不错。次年,他开始号召党员干部、护林员、村民、学生等,在金沙江边大规模种植柳树,至今已有8个年头。
几个电话打过去,不一会儿,种柳的人工就安排妥当了。“一说到种柳,乡亲们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来30多个人,一早上就能种完!”
“每个人开多少工钱?”听到记者问,和朝明笑了起来,连连摆手,“没有工钱,大家都是义务的。”
约定种柳的当天,一大早,村民们就聚集到村活动室门口,开拖拉机的、扛锄头的,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向金沙江边开进。
金沙江与村子之间,是大片的农田,路上和朝明回忆起了1998年金沙江洪水泛滥的情景,当时沿岸大片农田被淹,和大多数村民一样,家里收入断了。“当时我和哥哥在县城读书,父母连学费都拿不出来,到处借钱。”少年时期的穷困经历,成为和朝明种柳的一大缘由,“柳树易于栽种、成活率高、长势快,能起到防风固土、抵御洪水的作用,从近的来说可以保护农田,从远的来说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说话间,金沙江边到了,和朝明赶到前头,带领乡亲们来到他浸泡柳苗的位置。一行人把柳苗搬运到和朝明提前找好的一块沙地上。沙地距离江边约900米,一趟下来,鞋子里全是沙。
种柳正式开始,性格温和的和朝明,突然变得严格起来,“你这个坑挖得不够深啊,至少要1米!”“行距太宽了,3米左右,重新来!”
对乡亲们严格,是因为江边种柳实在不易,“旱季风沙大,雨季又容易涨水,风一刮、水一冲,可能就把柳苗带走了,我们必须把前期工作做好,提高它们成活的概率。”和朝明告诉记者,刚开始种柳的那几年,柳苗被冲走的概率特别大,尤其是2014年,好几千株都没能活下来。好在几年坚持下来,情况逐渐好转,“前几年种下的柳苗长起来,起到了一定的防风挡水作用,后面种的柳苗成活率自然就提高了。”
8年来,和朝明带领党员干部、护林员、村民、学生等,在石鼓镇金沙江沿岸,种下了10万余株柳苗,“保守估计,成活下来有五六万株。”
4月21日,在石鼓镇航拍的金沙江,江边柳林如同一条绿色的飘带。(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护得江边绿柳终成林
石鼓镇采访期间,种柳结束后,我们跟随和朝明和老乡们,沿着江边的柳林走了一段。郁郁葱葱的柳林里,除了近几年种下的“新树”,还有少量树龄超过30年的“老树”,这些树,又是何人所种呢?
和朝明告诉记者,村里其实一直就有在江边种柳的传统,他从当天上午参加种树的老乡中,拉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是我表叔,也是原来的老村长,这些树应该就是他带着种的。”今年70岁的和绍武老人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为了保护农田,村子里在金沙江边垒起江堤、种植柳树。
进一步了解下来,我们发现,在玉龙县金沙江沿岸,老一辈的种柳人还有很多。龙蟠乡的和自宽,自1969年就开始坚守金沙江边,20年如一日守堤、种柳;巨甸镇的张晓桐,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组织群众在金沙江边大规模种植柳树,配合筑坝导流工程,建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老一辈种柳人,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他们的精神也鼓舞着和朝明这样的后辈,“听老一辈讲,他们那个时候种柳树,连农具都凑不够,有些人甚至把家里的饭勺都拿来了,人挖手刨,一天最多种三五棵!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坚持种下去呢?”
从老一辈手里接过种柳任务的和朝明,也在有意识地向下一代传递“接力棒”。近年来,每次种植柳树,和朝明都尽量把上小学的女儿带在身边,他也多次联系附近的学校,邀请学生们一起参与种树。“让孩子们从小就有环保的意识,知道要保护好金沙江,要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柳林。”
据统计,截至目前,金沙江流经玉龙县境内的巨甸镇、石鼓镇、龙蟠乡等9个乡镇,沿江一共种植有柳树310.8万棵,占地面积达11.66万亩。郁郁葱葱的柳林,不仅实现了老一辈种柳人保护良田的朴素愿望,也为“长江第一湾”增添了一抹美丽的绿色。
采访当天,种完柳树不久,天空下起了小雨,这也是和朝明最喜欢的天气,“下雨有利于柳苗生长,但不能太大,太大江水一涨又怕被淹,小雨刚刚好!”和朝明告诉记者,他计划再用五六年的时间,把石鼓镇金沙江沿岸适宜植被生长的地方,都种上柳树。(完)
和朝明和村民们在金沙江边种植柳树(摄于4月22日)。(新华网 丁凝 摄)
出品人:王江
监制:李霞
编导:念新洪、赵普凡
摄影:赵普凡、丁凝、李宁、和红艳
剪辑:丁凝
撰稿:念新洪
往期回顾
【微纪录·云南故事】乡村教师农加贵 一师一校坚守“麻风村”34年
【微纪录·云南故事】从“阿地马底”到“阿路底”——余友邓下山记
【微纪录·云南故事】“托厄哈扒”桑南才:32年峡谷邮路 百万邮件传深情
【微纪录·云南故事】富村青年斗贫记:“90后”带3000留守妇女“指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