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微纪录·云南故事】洱海边有群上海来的“治水人”

2021年02月24日 08:41:41 | 来源:新华网

  洱海,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万顷湖水,水质如何?变化如何?权威答案的得出,很大程度上要基于494个数据——对分布在洱海水面的19个采样点进行上下两层采样,再对38个水样逐一进行13项指标分析。

  特别是进入冬季,繁重的水样采集、数据分析工作,每周都要进行两到三次,而承担这项工作的,是一群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治水人”。

王欣泽(左1)和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新华网 赵普凡、丁凝 摄

  老中青三代“治水人”

  在上海交通大学,流传着一则“老人与海”的故事。故事中的“老人”,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孔海南;而故事中的“海”,则是距离上海千里之外的洱海。

  1996年和2003年,洱海两次大面积暴发蓝藻。水质的急剧恶化引发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2006年,洱海保护被纳入“十一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年过半百的孔海南毅然接下这一项目,跨越千里,将实验室搬到了洱海边。

  采访中我们没有见到孔海南老教授,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他已不再常驻大理。自2006年成为国家水专项洱海项目负责人以来,这位一头银发的老人走遍了流域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条溪流,倾尽所学为洱海“把脉问诊”,自己却饱受心脏病频发的折磨。2012年课题与项目验收结题后,他一回上海就被送进了医院,连续接受了两次心脏手术。

  接下“老人”肩上重担的,是同样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70后学者王欣泽。早在2007年,王欣泽就扎到洱海边,跟随孔海南老教授做国家水专项洱海项目;项目结束后,交大和当地政府都希望把这支团队保留下来,继续从事洱海保护治理工作,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成立,王欣泽任院长。

  初次见到王欣泽的时候,他刚从洱海边的一个库塘提升改造项目现场回来,晒得黝黑的脸上挂着汗珠,肩上背着一个陈旧的双肩包,看起来有些不修边幅,他自我调侃,“我身边的年轻人,背地里都说我像民工。”

  王欣泽口中的年轻人,是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的30余名80后、90后“治水人”,年富力强的他们,常年扎根在洱海边,续写着“老人与海”的故事。

研究人员在洱海水面进行采样工作。新华网 赵普凡 摄

  494个数据“透视”洱海水质

  冬季的洱海,水光万顷,风景如画。上午9点,一艘游船从大理港游船码头出发,沿海东方向前行。与其他游船不同,这艘船上的“行李”,是一大堆瓶瓶罐罐,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仪器;船上的乘客,则是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和往常一样,他们要完成19个点位、38个水样的采集和分析工作。

  出发仅6分钟,游船就在水面停了下来,“第一个点到了!”不等王欣泽布置,两个小伙子就快步走出船舱,到甲板上采集水样。按照要求,他们要在水面以下0.5米、湖底以上0.5米分别采集一次。采上来的水,有的要过筛,有的要加试剂,再分别装进贴有编号的瓶瓶罐罐里。

  与此同时,船舱里的另外3名研究人员也忙碌了起来,有的测量记录PH值、溶解氧、水温等指标;有的观测分析藻类品种、藻类数量……短短2分钟后,游船再次启程,赶往下一个点。

  一个点接一个点,研究人员马不停蹄地进行着采样、分析、记录工作。19个点位全部跑完,已是下午4点半。中间他们只登岸了一次,短暂休整,吃了点盒饭。

  “冷!”“累!”“枯燥!”“船上没有卫生间,连水都不敢多喝!”“有一次玻璃突然被浪打碎了,我就坐在旁边……”游船返回码头的间隙,跟我们熟悉起来的几个年轻人忍不住“吐槽”起来。

  短暂的“吐槽”后,几个年轻人收拾起瓶瓶罐罐,小心翼翼地搬回实验室,又马不停蹄地对38个水样逐一做预处理,以及总氮、总磷等指标的分析工作。与此同时,兼任“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指挥部”技术组副组长的王欣泽,则赶往指挥部,参加当晚的例行会议,汇报水质、藻类等情况。

  晚上10点半,当天水样的494个数据终于全部出来了。参加完会议的王欣泽赶回实验室,和学生们一起核实确认“水质速报表”,并及时给指挥部发了过去。至此,一天的工作才宣告结束。

  走出实验室,夜色深沉,寒气逼人,我们问王欣泽累不累,他摇了摇头,“热爱就不觉得累了!”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对水样进行分析处理。新华网 丁凝 摄

  把论文写在苍山洱海间

  繁重的洱海水样采集和分析,是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的一项日常工作,一般情况下每周进行一次,4月—5月、11月—12月这两个季节转换期,则要加大频次,最密集的时候达到一天一次。

  采样工作自2017年8月开展以来,就没有间断过,大量的数据,不仅用于科研,更为相关部门及时掌握洱海水质情况,并采取相应举措提供了重要参考。

  除采样工作外,多年来老中青三代“治水人”还在洱海边主导实施了一系列工程项目,例如周城污水处理厂应急提升技术改造工程、弥苴河河尾湿地提升改造工程、龙凤大沟近岸湖湾水环境改善工程、仁里邑北库塘提升改造工程等等,涉及污水处理、湿地建设、湖湾水环境改善等多个方面。这些运转有效的工程项目,如同一座“生态迷宫”,持续净化和提升着入湖水质。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里,洱海全湖水质实现7个月Ⅱ类。而整个“十三五”期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32个月Ⅱ类,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作为水污染治理方面的专家,王欣泽还强调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入湖污染负荷,“在过去的3年里,洱海入湖污染负荷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减,以2019年为例,所观测到的数据是总氮、总磷差不多削减了一半。”

  入湖污染负荷的削减,让王欣泽很是欣慰,“这说明流域截污治污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但他也指出,湖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洱海保护治理仍任重道远,“治水人”还需久久为功。(完)


出品人 王 江

监 制 李 霞

编 导 念新洪

摄 影 赵普凡、丁凝

撰 稿 念新洪

剪 辑 赵普凡

外 联 黄晓英

  往期回顾

  【微纪录·云南故事】“单腿村医”李红奎:拄着拐杖去行医

  【微纪录·云南故事】毕怀中:一条腿也要闯出脱贫致富路

  【微纪录·云南故事】金沙江边种柳人

  【微纪录·云南故事】乡村教师农加贵 一师一校坚守“麻风村”34年

  【微纪录·云南故事】一波三折的“天麻扶贫路”

  【微纪录·云南故事】从“阿地马底”到“阿路底”——余友邓下山记

  【微纪录·云南故事】“托厄哈扒”桑南才:32年峡谷邮路 百万邮件传深情

  【微纪录·云南故事】富村青年斗贫记:“90后”带3000留守妇女“指尖致富”

  【云南故事特别策划·战“疫”】春城的4.1万束“微光”

【纠错】 [责任编辑: 范芳钰]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021139761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