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6/06 09:15:23
来源:新华社

水清岸绿今胜昔——赤水河上游“焕新”记

字体:

  新华社昆明6月6日电(记者董博怀、林碧锋)江河焕新颜,绿水润人心。在有着“赤水之源”之称的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河流干净、林木茂盛、游鱼成群。随着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如今的赤水河被人们称为“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发源于镇雄县赤水源镇,流经革命老区镇雄、威信两县17个乡镇152个村(社区)。作为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第一关”,镇雄县的治理工作关系着赤水河全流域治理的成效。

5月23日,赤水河经鸡鸣三省大峡谷流向四川、贵州两省。新华社发(董博怀 摄)

  “我们从‘两污’治理入手,既保护了赤水河,又能改善乡亲们的生活。”昭通市生态环境局镇雄分局局长范泽顺说。

  短短几年,镇雄县建了16座生活垃圾处理站、154个污水处理厂和632个卫生户厕,全县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双双改善。

  镇雄县鱼洞生态观测点工作人员姚明昌,见证了赤水河流域的生态变迁。他说,十几年前,大水过后赤水河上游部分河段的岸边还会有白色垃圾,如今已彻底消失。

  走在镇雄县大湾镇生态长廊上,河水清澈,鱼翔浅底,绿树成荫。大湾镇副镇长滕林说,大湾镇是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的示范段,全境绿化全长约40公里,种有垂丝海棠、木槿、水杉等。

  大湾镇罗甸村村民申庆敏说,“以前河岸光秃秃的”,现在每天下午,都有很多人在生态长廊上乘凉、散步、观鱼。

  53岁的罗甸村巡河员贺银寿,每天都要到河边巡逻护鱼,雷打不动。谁承想,昔日的“捕鱼达人”,如今已成为坚定的护鱼人。2024年以来,镇雄县全县109名三级河长累计巡河2968次。

  “以前只顾眼前利益。”申庆敏说,现在大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一起把赤水河保护好”。

  观念转变带来河流“焕新”。赤水河上游的水更清了、岸更绿了、鱼更多了、景更美了,生态环境更好了。

5月21日在云南省镇雄县拍摄的赤水河源头。新华社发(董博怀 摄)

  记者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了解到,2023年4月,赤水河流域镇雄段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沙鲈鲤;今年4月,该河段又首次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薄鳅……如今的赤水河又“热闹”了起来。

  “现在水是清的,山是绿的,老百姓的心情更是愉悦的。”镇雄县坡头镇新场村党总支书记赵玉香说。(完)

【纠错】 【责任编辑:范芳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