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6/16 09:21:57
来源:云南日报

巧家五针松三代幼苗首次安家野外

字体:

  连日来,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有序开展巧家五针松幼苗野外移栽工作,1000余株人工繁育的巧家五针松三代幼苗将实现首次安家野外。

  巧家五针松是全球最濒危的100种物种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0世纪90年代在巧家县首次发现该物种,在野生环境下仅发现35株,分布于杨家湾樟木箐、付山村徐家湾不足1平方公里的狭窄区域内。

  为保护巧家五针松物种资源,巧家县在对35株野生植株实施就地保护的基础上,通过野外种子采集、种子萌发实验、幼苗栽培等办法,进行近地移植等培育保护。2023年,保护区科研所成功培育巧家五针松三代幼苗1000余株。

  “近期雨水充沛,我们将加快完成1000余株巧家五针松三代幼苗的野外移栽工作。”保护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持续监测幼苗生长情况,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巧家五针松三代苗的成活率、生长和健康等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巧家五针松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据介绍,到目前,保护区累计人工繁育巧家五针松幼苗8000余株,保存幼苗幼树4000余株(含本次移栽株数)。其中,巧家县境内繁育移植存活3000余株,县外在昆明、楚雄、大理等不同生境地繁育移植存活1000余株。(记者 沈迅 通讯员 陈运红 罗朝俊)

【纠错】 【责任编辑:范芳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