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11/13 14:31:11
来源:新华网

“法治筑基 创新引领 共塑司法新篇章”昆明法院系列访谈│⑥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字体:

  问:2023年以来,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2023年以来,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石林法院”)始终锚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全力争创全国模范法院。2023年共受理各类案件5425件,审执结5369件,结案率98.97%;截至2024年8月共受理各类案件2930件,审结2675件,结案率91.3%。

  坚持党的领导,在筑牢政治忠诚上矢志不渝

  以“六抓手”加强组织建设,全面夯实党建基础;以“六引领”擦亮党建品牌,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争当公正司法先锋 争做司法为民模范”党建品牌。2023年,石林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

  坚持服务大局,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上担当作为

  石林法院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基础,执行到位资金1692.41万元。受理的各类犯罪案件逐年下降,助推平安石林建设更上新台阶;围绕石林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石林景区旅游巡回法庭司法职能作用,加强“背包法庭”的深度运用,为旅游市场发展提供更便捷的保障和服务;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建立“大中心+小团队”执行模式,简案快执、繁案精执,执行效率同比提升33.5%;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牵引,强化对诉讼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有效压缩立案审查、诉调对接、委托司法鉴定等环节办理时间和运转周期。进一步加强审限监管,推动诉讼全流程提速,降低企业诉讼成本、时间成本。2023年以来审结涉企案件1131件。

  坚持司法为民,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不忘初心

  石林法院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强“智慧法院”建设,让当事人足不出户,通过手机或电脑,便可实现网上立案、文书查询等20多项在线诉讼服务,群众真正实现“一次都不用跑”;不断升级优化诉讼服务,优化调解工作室设置,增设智慧便民服务区,把最好的场所、最优的服务提供给人民群众;石林县“法院+工会”劳动争议纠纷诉调工作室在法院挂牌成立,为劳动者权益保护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渠道;挂牌成立“群众诉求服务站”,认真听取群众诉求,为群众排忧解难,办理相关诉求意见46件,切实提高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度和获得感。

  坚持守正创新,在建设过硬队伍上百炼成钢

  石林法院认真开展“五学五做”主题学习实践活动,以《鲍卫忠执行工作法研究》专题调研为抓手,学习、宣传、践行好“时代楷模”鲍卫忠同志的崇高品格、先进事迹和工作方法,推动干警学习英模走在前列、触及灵魂、落到实处;优化司法权力配置,完善法官、审判辅助人员权责清单,建立“阅核”“判后告知”制度,压实院庭长办案和审判监督管理职责,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以“案件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为契机,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开展好“提质增效创一流”竞赛活动,加强司法审判数据会商研判,强化均衡结案,全力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问: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如何在司法服务中融入民族特色?如何更好地满足各民族群众的司法需求?

  石林法院按照“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司法服务中融入民族特色,不断满足各民族群众的司法需求。

  突出地方特色,“阿诗玛”双语调解服务群众

  石林法院结合本地是彝族自治地区的实际情况,成立了“阿诗玛”和“高玛饶”2个调解室,把辖区内从事律师、法律服务工作的彝族妇女选聘为特邀调解员,充分利用其懂法律、知民情、晓风俗的技能和特长推进“双语调解”;对“阿诗玛”调解室进行服务升级改造,设立党员先锋模范岗,加强特邀调解员的培训管理,提升调解服务质量和效率;全力打造石林法院“调解服务第一线”,不断满足更多民族群众司法需求。2023年以来,共调解成功2118件,接待群众咨询1.2万余人次。“阿诗玛”特色调解为群众提供双语服务被写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坚持便民利民,有效维护各民族合法权益

  石林法院针对辖区内各民族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耕种季节繁忙等实际,依托人民法庭坚持巡回流动办案,将法庭“背”在身上,把国徽“藏”在心中,把服务“送”到家门,开展巡回审理、司法确认1095件(次),覆盖群众4000余人;在办理民族案件中,积极邀请当地德高望重人士、当事人的亲朋好友等参与调解,依托法、理,结合情、俗,汇聚当地的社会力量、民族的善良风俗积极有效促成矛盾化解,促进和谐彝村建设;“背包法庭”走向彝乡群众心间,通过推行“深入基层,查明案情,就地解决”和“不拘形式,程序简便,方便诉讼”的审判原则,将司法为民、亲民、便民落到实处,2023年以来,开展司法服务124次。石林法院成功创建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发扬“枫桥经验”,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

  石林人民法庭秉承石林精神像石头作风硬,认真打造“石头法庭”,构建“2+5+N”运行机制,护航“人参果产业”发展好“枫”景,受理涉人参果纠纷案130件,诉前调解113件,审结17件,为人参果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法治保障;板桥人民法庭挂牌成立了鲍卫忠群众工作法调解室,深化与“两所一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综治中心)村两委等基层组织联动协作机制,通过“周研判”“月会商”“季分析”,定期对矛盾纠纷开展梳理排查,搭建矛盾纠纷化解“连心桥”;圭山人民法庭扎根红色圭山沃土,突出“红色党建+多元解纷”,实行法官驻点指导、深化人民调解、健全诉调对接、细化工作举措。探索建立了由“党委牵头+法庭+多部门”联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受理案件数量同比不断下降。

 问:在普法与解纷机制方面,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有哪些创新发展?这些发展如何促进了法治宣传和社会和谐?

  石林法院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切实开展精准务实的普法专项行动,以笃行实干之势推进普法与解纷机制的创新发展。

 “阿诗玛”双语普法,积极融入民族法治进程

  石林法院“阿诗玛”双语特邀调解员在调解案件过程中,推动双语普法工作,使少数民族群众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2023年以来,共进行双语普法3000余人次。石林法院一名双语法官、一名法官助理做客云南政法抖音直播间进行昆明专场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直播,推转宣介“阿诗玛”双语普法成效,形成宣传集聚效应。

  利剑护花蕾,筑牢妇女儿童保护屏障

  石林法院始终将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作为履职尽责的重中之重,推动家事纠纷的专业化、社会化和人性化解决方式;挂牌成立“少年法庭”,在第一调解室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落实“在关爱中审理、在保护中判决”的司法理念;积极与县妇女联合会、教育系统及县直相关部门密切联系,联合开展妇女儿童维权相关工作;创作拍摄的反家暴公益广告《发声》,荣获第二届平安昆明微电影微视频二等奖,上海第三届公益微电影三等奖,云南公益广告优秀作品奖,全国法院第五届十佳微视频奖。制作的《昆明市第一份人身保护令发出》案例获云南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十大优秀案例。石林法院被全国妇联授予“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让夕阳红更加灿烂,倾情守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石林法院在老年大学成立云南省首个法官工作室,法官常态化到老年大学进行法律服务、调解纠纷、心理疏导,2023年以来共成功化解68例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147人次;石林法院退休支部探索“党支部+学习小组+党建引领向社区延伸”的工作模式,老党员多次到老年大学法官工作室开展法律志愿服务,解答解决简易纠纷34件。“党建引领向社区延伸”被命名为昆明市离退休干部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提高老年群体对养老诈骗等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守好老年人的“养老钱”。石林法院“法护银龄”打通为老年人服务“最后一公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融入基层纠纷化解,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石林法院在乡镇挂牌成立法官工作室7个、在村(社区)设立联络工作站96个,实现站室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全覆盖;依托“法官工作室”“联络工作站”到农村、到基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全流程司法服务。使纠纷止于萌芽、化解在诉前;司法服务延伸到社会治理“神经末梢”。以全流程多元解纷为抓手,通过组织法官开展“三进”(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活动,加强对各类调解组织、村镇综治员的业务指导,提高基层纠纷调处能力,推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络。

  通过一系列行动,石林法院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治素养和依法维权意识,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石林法院将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实现法制宣传教育与矛盾纠纷调解、案件办理一体化推进,增强群众学法识法的兴趣,推动普法与解纷机制的不断创新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石林、平安石林贡献不竭的力量。(完)

【纠错】 【责任编辑: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