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3年以来,晋宁区人民法院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2023年以来,晋宁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晋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2155件,结案11658件,综合结案率为95.91%,法官人均结案485.75件。2023年,被评为全市法院“争先进 当排头”工作竞赛活动“审判执行质效排头兵单位”。
以政治为统领,答好队伍建设忠诚答卷
晋宁法院紧紧围绕“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推执行”工作思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落地见效,获得“昆明市模范机关”“春城先锋示范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促争优,把牢“方向盘”。晋宁法院坚持党建“八化”引领,党建经验文章获最高院专刊转载;增设党小组8个,不断强化战斗堡垒;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多名同志、多部门获得省级表彰。
文化建设强队伍,激活“内动力”。晋宁法院编纂完成《法院志(1990-2022)》,弥补了33年无院志的历史“欠账”;编成涵盖96项工作内容的《制度汇编》,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案的格局基本形成;升级职工书屋为“壁水修鳞”,为干警学习静心提供保障。
科学民主建班子,强劲“火车头”。晋宁法院组织召开党组会51次,讨论决定议题400余项,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出台实施《院长办公会议制度》等,强化对“一把手”约束监督;组织召开审判委员会10次,讨论案(事)件20件次,为法官办案把好关。
以人民为中心,答好公平正义法治答卷
严格遵循国之常法、世之常理、人之常情,法理结合调和司法温度,努力使司法行为符合人民群众朴素的公平正义观。
严惩与深治结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晋宁法院受理刑事案件830件,审结810件,结案率97.59%。高效审结危险驾驶、私藏枪支弹药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案件96件;审结合同诈骗、销售假药及伪劣产品等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犯罪案件19件,维护良好市场风气;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72件,保护公民人身权益;审结侵犯公民财产安全犯罪案件162件,守护群众财产安全;审结偷越国边境,开设赌场等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案件190件,助力社会有序管理;审结贪污、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22件,追究刑事责任23人及3家企业,持之以恒反腐除恶。
定纷与止争兼顾,强化民生权益保障。晋宁法院解决一审民商事纠纷13946件,其中诉前化解8430件,立案并审结5516件。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30.64天,同比2022年提速19.26天;调解、调撤3325件 ,占民事一审案件的60.28%,审结家事案件730件,调解643件,调撤率为88.08%,“案结事了人和”效果充分彰显;缓减免收诉讼费用17.71万元,为困难当事人争取司法救助资金11万元。同时,为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打造了晋城法庭创建“枫桥式法庭”和谐文化小广场项目并投入使用,以及鲍卫忠群众工作法调解室暨田红飞群众工作法调解室,着力打造滇池南岸新“枫”景之法院地标;在区委政法委统筹下,联合其他政法单位建成“晋宁区晋城矛盾纠纷调审一体化中心”“晋宁区昆阳矛盾纠纷调审一体化中心”。
善意与高压同步,兑现群众胜诉权益。晋宁法院首执案件执结4113件,执结率98.09%。执行到位款项6.14亿元,“纸上权益”有效转化为“真金白银”;严厉打击失信拒执行为,限制高消费、发布失信被执行人3000余人次,处以司法拘留121人、罚款14人;办理保全案件2192件,金额28.03亿元。
以实干为基调,答好服务大局担当答卷
切实把提升服务大局能力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
精准开展营商环境“主动战”。晋宁法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暨惠企利民30条措施,把安商护商责任扛在肩上;涉企合同纠纷平均审理周期22.77天,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更快更有效;妥善办理破产案件,总结出“示范诉讼法”等好做法;支持劳动者薪资权益1563万元,促进尊重劳动、讲求良知、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形成。
持续推进绿水青山“保卫战”。晋宁法院审结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19件,判处犯罪嫌疑人33人;制定出台“七个一”举措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成立“南滇池人鱼(类)纠纷法律服务点”;抓住世界环境日等节点深入普法宣传,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积极投入普法强基“攻坚战”。晋宁法院开展巡回审判26场、法院开放日24次、法律宣讲35场、模拟法庭2次;拍摄普法微电影《情法解心结》《青春有悔》等作品,其中《情法解心结》获全国第九届金法槌奖微电影比赛二等奖;挖掘和打造普法精品案例,《9起劳务合同纠纷高效审结,小额诉讼“立大功”》等普法作品入选省司法厅、省普法办《以案释法》栏目;《法院发出<家庭教育令>,上一堂“依法带娃”必修课》等普法案例被省、市电视台播出30余次。
问:晋宁区人民法院如何将法院文化建设与审判工作有效融合?这一融合对审判工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晋宁法院位于伟大航海家郑和故里和古滇文化发祥地的滇池南岸,在文化建设与审判工作的深度融合中,绽放出独特而绚烂的光彩,构建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文化画卷,为审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魂。
文化奠基,筑梦法治殿堂
“一厅一馆六长廊”文化建设共包括八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一个主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体现政治性、反映职能性、突出时代性、彰显区域性,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前来交流学习的各单位的一致好评和肯定。建设内容或普及着法律知识,或讲述着廉政建设的艰辛与成就,或展现着法治精神的深邃内涵与广泛实践,或弘扬着司法为民的优良传统与创新成果……便民诉讼服务大厅以高效便捷的服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群众广泛赞誉,在这里,法律从冷冰冰的条文化作暖人心的服务。健康生活文化馆不仅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更是法院人文关怀的延伸,为干警健康投入审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编纂典籍,传承法治智慧
《法院志》的编纂,是对过往历史的深情回望与致敬,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智慧与审判经验。这些宝贵的财富,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前行的道路,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调解常用民间谚语300句》的汇编,则是法院深入民间、汲取智慧的结晶。这些谚语蕴含着朴素的道理,成为法官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得力助手,让法律更加贴近民心、更接地气,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与彰显。两年来,8430起纠纷化解在诉前。
制度为纲,规范审判行为
《制度汇编》涵盖96项法院制度,它的出台标志着晋宁法院在制度文化建设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形成了以制度文化管人管案管事的格局,确保工作的每一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仅提高了审判效率与质量,更增强了法官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
文化阵地,弘扬法治精神
晋城法庭和谐文化小广场、彩绘墙等文化阵地的打造,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晋法实践增添了新亮点,不仅美化了环境、提升了形象,更成为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的重要平台。鲍卫忠群众工作法调解室的设立,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落到了实处,把和文化理念贯彻到纠纷解决始终。
英模引领,激发奋进力量
田红飞同志事迹陈列室是对英模精神的崇高致敬与大力弘扬,时任副院长的田红飞同志在建党100周年前夕因公遗憾地倒在岗位上,他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展品都讲述着他司法为民的感人故事,激励着干警秉承遗志、砥砺前行。
书香法院,涵养人文情怀
职工书屋“壁水修鳞”为干警提供了学习交流、放松身心的良好环境。这里藏书丰富、环境优雅,是干警充电加油、提升自我的精神家园。学习型法院建设的开展,每年学习之星的评选,让干警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升了动力,涵养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与法治精神。倾力用心打造五堵文化墙,即“法治墙”“同心墙”“口碑墙”“快乐墙”“友谊墙”,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升级换代。
廉政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廉政文化建设“十个一”、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等活动深入开展,既有理论学习、警示教育,又有实践锻炼、成果展示。通过活动淬炼,干警廉政意识得到显著增强,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改进,为审判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化激励,激发审判活力
在文化建设中开展的“十张笑脸”“十星”等评选活动,不仅是对干警的肯定与表彰,更是一种激励与鞭策。这些优秀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激励着每一位干警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晋宁法院文化建设为审判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审判工作的实践又不断丰富和完善着法院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这样的良性循环,使晋宁法院在保障公平正义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下一步,晋宁法院将在被评为全省法院文化建设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审判工作与文化建设高度融合提供生动的晋宁实践。
问:在审判工作中,晋宁区人民法院如何通过人文关怀和法治教育来增强审判的人文关怀氛围?
在晋宁法院,法律的威严与人文的温暖交织成一幅和谐的画卷,这里不仅体现着公平正义,更是人性光辉的闪耀之地。晋宁法院在法治框架内融入无尽的人文关怀,力争让每一次裁决都成为一次心灵触动,一次法治与德治的和谐共鸣。
人文之光,温暖人心,践行“十个一”暖人心工程
在晋宁法院,人文关怀如同细水长流,渗透于每一个细微之处。关爱干警的“十个一”暖人心工程,宛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干警心田。一条温馨的慰问信息,跨越时空界限,传递着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一次深入的家访,让领导与干警家庭紧密相连,构建起更加坚实的后盾;一次促膝长谈,解决后顾之忧,让干警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从探望到座谈,从体检到福利,每一项举措都饱含深切关怀,让法院不仅是工作场所,更是温暖家庭。
法润乡土,情牵民心,深化普法强基行动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而普法则是连接法院与民众的桥梁。送法下乡、巡回审判、巡回调解……一系列接地气的普法活动滋润着乡土大地。法院开放日,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司法的威严与温度;模拟法庭,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种下法治种子。2023年以来,晋宁法院开展巡回审判26场、法院开放日24次、法律宣讲35场,模拟法庭2次。拍摄普法微电影《情法解心结》《青春有悔》等作品,是晋宁法院在普法宣传方面的大胆尝试与创新,其中《情法解心结》还获得全国第九届金法槌奖微电影比赛二等奖,不仅传播了法律知识、弘扬了法治精神,更让群众在娱乐中接受了法治教育。
司法救助,彰显大爱,坚持困难当事人关怀行动
司法救助不仅是对弱势群体的物质帮助,更是对他们尊严的尊重与保护。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晋宁法院近年来缓减免诉讼费用17.71万元。积极开展司法救助,2023年支出救助资金11万元,2024年仍持续在这一领域推进工作。对涉案未成年人,通过回访帮教工作,呵护引导他们迷途知返。对5万元以下的小标的诉前调解案件,全部免费解纷,实现“零成本”打官司。
保护弱者,守护安宁,强化弱势群体保护
在晋宁法院,弱势群体的声音被格外重视。针对遭受家庭暴力或其他危险的弱势群体,近年发出家庭教育令、人身安全保护令5份,回访帮教犯罪未成年人3人,为他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这些措施,不仅是对法律条文的生动实践,更是对弱者无声的守护与承诺。
信访畅通,民心所向,注重信访举措创新
面对涉诉信访,晋宁法院主动作为,创新机制。首创涉诉信访听证机制和开通院长邮箱、设置院长信箱,常态化开展院长接待日等,让信访渠道更加畅通无阻,不仅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更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与信赖。两年来,通过院长接待日反映并解决诉求的群众为197人次。
护航发展,善意执行,深化惠企利民行动
制定出台《优化营商暨惠企利民30条措施》,包括立案最多跑一次、绿色诉讼通道、企业法律咨询服务岗等,30条措施,条条是路,路路通民心;30条举措,项项惠企,企企得实惠,时刻践行着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2023年,在营商环境进位争先评比中,晋宁法院获全区第一名,负责的两项指标排名全市第一。案件执行中强化善意文明理念,采取“活查活封”的查封方式,常态化实行节假日执行不打烊的假日执行机制和联动区、乡、村三级执行协作机制,加大诉前保全力度,以保促调、以保促执,不断强化执行案件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减小对被执行人生产生活的影响。针对“三养”、农民工工资、弱势群体等案件,常态化开展专项执行行动,努力确保每一份权益都能得到有效保障。两年来,执行到位款人民币6.14亿元。
长期以来,晋宁法院坚持既当好法律裁决的主导者,更当好人文关怀的践行者、法治教育的传播者,人文关怀与法治教育在审判中得到了深度融合,体现了法治人文关怀。下一步,晋宁法院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为推动法治晋宁建设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