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云南农职学院”)第三届党委换届以来,云南农职学院始终带着以农为本、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农业产业培养和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聚力赋能。
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 办学质量实现历史突破
云南农职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发展机遇,在校企合作、科学研究、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成果等方面实现历史性突破。
云南农职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成功举办高本贯通专业1个,获批国家骨干专业3个、省级骨干专业7个,上线国家级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共8门,获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优秀馆藏图书2部、省级优秀教材1部、云南省“十四五”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2部,获批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在教育教学成果方面获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赛一等奖以上奖项14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在科学研究方面,获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10个、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1个,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省科技特派团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7项省部级课题立项,建设云南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1个。
云南农职学院种牛场作为中国肉牛新品种华西牛的主要参与培育单位之一,选育的西门塔尔种公牛连续4届获全国种公牛拍卖会金牛奖、银牛奖;参与培育的“华西牛”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认证。
此外,云南农职学院坚持“全真全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育人效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云南农职学院第三届党委换届以来,学院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获铜奖3项,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61项;国家级体育竞赛中获1金1银,女子篮球队获第23届、第27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三级联赛云南省第一名;2019年被评为云南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获第二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现场总决赛铜奖1项,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第十一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
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 社会服务成效明显
2018年,云南农职学院划归云南省教育厅管理,同时云南省种畜、种禽、原种猪繁育推广中心3家单位并入学院并在学院加挂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牌子,实现三个中心全面整体融入学院。同时,云南省农学会、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云南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秘书处划到云南农职学院负责。
云南农职学院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着力服务乡村振兴,牵头组建云南乡村振兴职业教育集团,联合成立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云南省新农人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完成《云南农业》(月刊)编辑出版,积极开展云南省农学会、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完成《云南省志·农业志》编修工作和《云南农业年鉴》(2018-2021卷)的编辑出版工作;累计入选云南省“三区”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特派员项目95人,形成了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批人”农技服务品牌。
此外,云南农职学院发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国家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优势,累计开展各类社会培训508期,培训52069人次;充分发挥“中国—缅甸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作用,承办越南、柬埔寨和尼泊尔农业技术培训,获批云南省国际科技特派员认定项目,持续推进中国云南—柬埔寨班迭棉吉农业科技友谊示范园可持续发展项目。
未来五年,云南农职学院将抓住人才队伍和专业建设两个关键,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打赢专业建设攻坚战。同时,通过抓实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和社会服务、对外合作交流三大任务,为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贡献,向建成“特色鲜明、西部先进、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奋斗目标不断迈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