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草海南部大泊口水域水生态修复示范区,放眼望去,湖水碧波荡漾,水生植物摇曳生姿,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望着眼前的这一片水域,致公党云南省委会生态环境委员会主任、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长潘珉不禁感叹:“滇池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是滇池保护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潘珉围绕湖泊富营养化与生态修复领域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组织团队常年开展滇池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研究、生态智能感知及生态修复新技术研发,在以滇池为代表的云南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专业领域发挥了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潘珉正在观察提取自滇池的水体样本里的微生物(2024年8月28日摄)。新华网 徐华陵 摄
滇池保护治理势在必行
潘珉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贵州人,儿时的记忆离不开门前一条宽广的河流。“我从小在河边长大,对河流的感情很深。”潘珉说,她本科就读于云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在上大学之前认真研究了昆明的地图,对这所位于翠湖北岸的学校十分憧憬。
而现实的情况让潘珉有些失落。潘珉介绍,20世纪80年代,随着环滇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大量工业、生活污染物进入滇池流域,滇池水质恶化到劣V类,富营养化严重,滇池饱受污染之苦。
2004年,潘珉研究生毕业,她毅然选择加入到滇池保护治理的队伍中。
潘珉正在观察提取自滇池水体样本中的藻类(2024年8月28日摄)。新华网 徐华陵 摄
湖泊蓝藻水华治理一直是滇池治理的难题,滇池水温适宜藻类生长,一旦遇到干旱、高温的季节,就易暴发蓝藻水华。“当年我们请来了国内权威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寻找藻类变化规律,摸清退化规律。藻类有毒,一旦沾在手上又臭又痒,必须戴着手套操作。”潘珉回忆,经过多年治理,尤其是对蓝藻水华巡查、监测、预警体系的持续完善,滇池水质明显改善。
滇池生态修复成效逐步显现
2015年开始,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的前身)组织实施了大泊口水域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核心是开展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修复,通过工程示范的实施,使污染负荷得到基本控制,并通过提高水体透明度、调控水位等措施促进了沉水植被的恢复,由此带来水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经过几年的努力,“清流精灵”海菜花也出现在了这片水域。“海菜花对生长环境水质要求严格,被誉为‘水质试金石’。近年来,随着滇池保护治理的深入,滇池水质总体不断向好,海菜花在滇池多个水域绽放。”潘珉说。
采集自滇池的海菜花标本(2024年8月28日摄)。新华网 徐华陵 摄
多年来,潘珉围绕滇池水生态修复组织和参与研发形成了“生境改善—植被重建—浊清转换”“近自然湿地布水技术”“长日照地区太阳能间歇曝气立体浮床”等成套技术体系,制定了《滇池鱼类 滇池金线鲃栖息地修复技术》《滇池湖滨湿地 监测规程》等滇池湖滨湿地系列地方标准,在滇池蓝藻水华生态防控、生态修复生境重建和湿地建设管理中得到应用。
水下拍摄的滇池特有物种——滇池金线鲃(2024年8月28日摄)。新华网 徐华陵 摄
此外,潘珉运用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平台,积极从专业领域发言发声、建言献策,多份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的调研报告、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为云南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生态文明理念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滇池逐步“返清”的背后是生态文明理念的落地生根。潘珉介绍,滇池治理保护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持续努力,而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不断创新科普方式,通过手绘故事、环保内容展示、系列活动等增进与市民的互动,让他们了解污染从哪里来,如何治理污染。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中,才能聚合成护滇净水的不竭动力。”潘珉说。
滇池治理过程中的变化(拼图,2024年8月28日摄)。新华网 徐华陵 摄
近年来,潘珉还立足致公党党派优势,结合云南高原湖泊特点,进一步拓宽全民参与滇池保护治理的渠道和方式,引导、营造保护滇池、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支持、参与滇池保护治理。
滇池沿岸,生态优先,这是底线,也是发展基础。潘珉表示,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致公党成员加入滇池保护治理研究领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实现老百姓对绿水青山的美好期许。(完)(罗春明 李晶晶 徐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