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2月10日电 题:“春风”吹暖彩云之南——云南抢抓用工“黄金期”稳就业
新华社记者熊轩昂
招聘会密集举办,搭建就业供需“连心桥”;政企联动精准对接,将就业岗位送至“家门口”;返岗专列暖心启程,助力务工群众“点对点”复工……春节假期结束后,云南各地抢抓节后用工“黄金期”,多措并举推动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让“春风行动”的暖风劲吹彩云之南。
2025年“春风行动”现场推进活动近日在云南省文山市举行,来自省内外408家企业现场开展招聘,提供34500个岗位,涵盖制造业、服务业、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许多展位前排起了长队。“这场招聘会太及时了!”家住文山市的张梦琪一大早便带着简历来到现场,很快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除了线下招聘,本次招聘会还同步开启线上“直播带岗”活动,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变身“带岗主播”,为求职者推介岗位、现场对接招聘负责人。“我们千方百计将优质就业岗位推送给群众,通过组织专项招聘会、线上岗位推广等工作,最大限度地推动就业。”文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郭云鹤说。
作为劳动力资源大省,云南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前策划、加强联动,在春节前后陆续组织340余场线上线下招聘会,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供需“连心桥”,引导群众有序就业。
在曲靖市罗平县,汽车客运站的站前广场化身为大型人才市场,46家省内外企业组成招聘方阵,为求职者提供多元的就业选择。这场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现场设置了就业咨询、技能培训、政策宣讲等多个功能区,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来自罗平县九龙街道的何改华希望找到能和妻子一起上岗的工作。在招聘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签约了省外一家企业的仓库管理员岗位。“保底工资一个月5500元,包食宿,夫妻同岗还能安排夫妻房,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何改华说。
针对希望能掌握一技之长、扩大就业机会的群众,罗平县人社部门与企业积极对接,共同开办技能培训班,为群众提供电工等免费技能培训,在拿证后为其精准对接合适的岗位。
“我们借助东西部劳务协作的契机,为群众增收致富搭建更加坚实的桥梁。”罗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罗平县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将合适的岗位推送至群众“家门口”,同时与东部地区的企业深入对接用工需求,实现人岗精准匹配。
在招聘会火热进行的同时,返岗专列、专车、专机从彩云之南温暖启程,为外出务工群众提供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便捷返岗服务。
地处乌蒙山区的昭通市是劳务输出大市,连日来当地积极组织“点对点”返岗复工。在昭阳区红路安置区同心广场,2205名务工群众坐上42辆“务工专车”,奔赴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务工。来自昭阳区苏甲乡的臧庆琼在上海务工,这是她第一次乘坐务工专车返岗。“政府的服务很贴心,为我们省下一大笔路费。”臧庆琼说。
近日,昭通市巧家县组织2346名当地人赴省外企业务工,促进劳动力精准转移就业。“人社局的工作人员给我介绍的岗位,我很放心。”巧家县蒙姑镇居民付德坤对新的工作满怀期待。
昭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臧尔方介绍,昭通市通过密集举办各类招聘会、局长直播带岗等方式,推送就业岗位43.06万个,目前已实现转移就业44.68万人,帮助更多群众端稳就业“饭碗”。
春风送岗促就业。从开出高山峡谷的务工专车,到开进田间地头的招聘会,一幅幅“劳有所得、勤有所获”的幸福画卷正在彩云之南徐徐展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