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2/25 16:47:32
来源:新华网

云南首例微创手术助阿尔兹海默病患者“重拾记忆”

字体:

  新华网昆明2月25日电(岳冉冉、黄苏)2月22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下称“省一院”)神经外科团队开展了云南省首例荧光定位引导下颈深淋巴-颈静脉吻合术,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位患者进行外科治疗。术后,患者记忆力、认知功能有了初步改善。

  “手术后,她的情绪比以前稳定,说话也能表达清楚了。”2月24日,在省一院神经外科住院病房,路莹(化名)的老伴说着她的变化。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被称为“困在时间里的人”,77岁的路莹就是这样。四年前,路莹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近一年来病情发展迅速。“她记忆力明显下降,总是没有理由地发脾气,我们也听不懂她说什么,需要人24小时贴身照顾。”路莹老伴说,来省一院前,路莹已被评估为中度认知障碍。

  路莹被送到省一院后,该院神经外科团队与家属沟通,决定采取一种新型超显微外科技术和微创手术——疏尔术。

手术中。省一院供图

  “这是一种为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改善症状的新治疗方法。”省一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周帅介绍,这种方法相当于通过手术为患者重建第二道“排污系统”。

  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与脑内Aβ等毒性蛋白的异常沉积有关,而脑部类淋巴系统与颈深部淋巴存在联系,改善颈部淋巴回流,可能会间接增强脑类淋巴系统功能,促进Aβ等毒性蛋白的清除,缓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症状。

  手术当天,团队在患者双侧颈部切开4个小切口,把这4个部位的淋巴管与附近的静脉进行“搭桥”。“由于脑内淋巴管与颈部淋巴管相通,将阻塞的淋巴管连接到颈部附近的静脉,可以加速淋巴液流动和排出,减轻代谢废物堆积,从而改善患者的记忆力、认知功能。”周帅说,术前,我们通过荧光造影,对患者颈深部淋巴管和淋巴结进行定位,让手术更精准;术中,荧光造影还能帮助我们客观判断患者淋巴管静脉吻合的通畅程度,确保患者的淋巴管与静脉引流通畅。

患者的荧光造影。省一院供图

  术后14小时,神经外科团队发现,路莹已经能正确说出儿子工作单位。“感觉她眼睛都变得有神了,言语表达也清楚了。”路莹老伴说。

  “患者出院后还要慢慢恢复,我们会对她的认知及行为改善进行随访观察。”周帅表示,这种微创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中重度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或是在药物基础上帮助中重度患者改善症状。(完)

【纠错】 【责任编辑: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