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4月2日电(记者 陈欣波)时下正值春茶产销“黄金季”,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的一座厂房里,一套崭新的烘青毛茶生产设备开足马力、全速运转,摊青、杀青、摊凉、揉捻、干燥、匀堆……各个环节有序进行、“丝滑”衔接,每个步骤之间都无需再用人工搬运原料,真正实现了鲜叶全流程“0落地”。
图为春茶采摘。
3月31日,由农夫山泉公司在景东投资2000万元捐建的茶叶初制厂建成完工,并进行了交接,实现鲜叶全流程“0落地”的烘青毛茶生产设备也随之投入使用。设备焕新升级,大大提高了茶叶质量安全,同时,数字化控制温度、时间、压力等关键工艺参数,减少了人为参与,也提高了毛茶品质的稳定性,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图为厂房外观。
景东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截至2024年底,景东茶产业涉及13个乡镇166个村5.26万户17.6万人。全县共有栽培型茶园面积26.5万亩,其中,现代茶园22.78万亩,古茶园3.72万亩。不过,由于多数茶园仍以传统晒青工艺制茶,缺少标准化生产流程,同时受限于季节影响和生产线短缺,导致干茶合格率较低,产能释放缓慢。
图为投入使用的新设备。
2024年12月起,农夫山泉公司在普洱市景东县、普洱市思茅区、普洱市景谷县、临沧市临翔区、临沧市云县陆续捐建了5座现代化厂房,单厂日处理鲜叶能力达到2万公斤。据了解,接下来农夫山泉还将不断带动当地的工业化与标准化改造,通过技术投资提升加工效率和品质稳定性,将日产能提高至国际水平,并建立从种植到加工的全程品控体系。
云南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赵怀君介绍,云南历来重视头部企业,更重视企业来云南后自身更好发展并带动整个产业链生态的优化,“我们相信好水配好茶会像好马配好鞍一样,日行千里。”(完)
【纠错】
【责任编辑:刘东】